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151篇
工业经济   84篇
计划管理   353篇
经济学   176篇
综合类   141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56篇
贸易经济   247篇
农业经济   116篇
经济概况   1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mastery of the spreadsheet technique has become almost universal in economics departments. The authors explain, step-by-step, how the spreadsheet can be used as an instructional aid to teach basic microeconomic concepts.  相似文献   
52.
A critical issue faced by marketing practitioners today is orchestrating strategies that provide a smooth consumer experience in an omni-channel environment. The extant literature offers limited guidance on managing the consumer journey in an omni-channel environment across different retail types. Using the S–O-R framework as its basis, this study generates novel insights by examining how different types of retailers influence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channel integration (CPCI) as well as consumer empowerment, trust, satisfaction, and patronage intention. Data from 736 consumers was collected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to target those who interact with retailers from high-end specialty stores, department stores, and hypermarkets. The data was then analys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PLS-SEM). We find that consumers from high-end specialty stores, hypermarkets, and department store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s when patronising the omni-channel retail busin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53.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各项绩效评价内容的研究,全面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给出指标权重,设置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建立总体级、项目级两个层级的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完整性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各阶段各层级的绩效监测或总体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分析: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5.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在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遵循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而对我国政府公共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提出的客观要求。其中理论框架构建、制度设计创新、技术手段要点是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上改革框架的分析设计,将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体系的搭建和改革实践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56.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框架及有效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并以此解构了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探讨了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7.
文章通过研究基于J2EE架构的社保系统框架,并结合本框架在实际软件项目开发中的运用实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运用可重用框架,系统开发人员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复用度,而且还能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更加有助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58.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透明性、服务型和绩效型政府建设的新时期,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诉求日益强烈,作为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及运营绩效的政府财务信息,其公开披露将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解除公共受托责任并帮助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文章通过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构筑了包含目标、主体、载体和行为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探讨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实施机制与保障体系,为政府会计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不断深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设计相关实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全面型化学化工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0.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ibution that project management can make is the aim. The article adopts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a rich framework that is well establish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but is not well known in the field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framework is summarized and applied i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general and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s (PMOs) in particular to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e examination of 11 case studies revealed multiple concurrent and sometimes paradoxical perspectives. The criteria proposed by the framework have been further developed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reliminary set of empirically grounde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empirical result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generally and PMOs specifically. They also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is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project management's contribution to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