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58篇
  免费   2082篇
  国内免费   80篇
财政金融   3494篇
工业经济   2105篇
计划管理   11162篇
经济学   7334篇
综合类   7254篇
运输经济   426篇
旅游经济   786篇
贸易经济   5344篇
农业经济   3594篇
经济概况   5921篇
  2025年   223篇
  2024年   457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828篇
  2021年   1350篇
  2020年   1679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805篇
  2017年   935篇
  2016年   1104篇
  2015年   1317篇
  2014年   3255篇
  2013年   3544篇
  2012年   3938篇
  2011年   4741篇
  2010年   3501篇
  2009年   2891篇
  2008年   2880篇
  2007年   2433篇
  2006年   2310篇
  2005年   1722篇
  2004年   1230篇
  2003年   1092篇
  2002年   788篇
  2001年   792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可视化仿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在管输油气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管道设计、运行调度、生产管理等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应用价值,降低了管输油气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效益。随着计算机各种技术的研究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可视化仿真技术出现了从数值仿真到虚拟可视化仿真的跨越。根据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实际生产和业务需要,应用可视化技术和仿真技术对输油气场站可视化仿真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其成果将为该输油气场站站内施工维护、动火改造及应急指挥等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分析平台,为生产运行、设备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形象直观的可靠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21世纪以来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的机制,为新时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描述性统计与区域空间比较分析、因素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 (1)2001—202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经历了“两增两减”的变化,由201.03万hm2波动增长至220.28万hm2,增长9.6%;同期广东、浙江分别减少了53.48万hm2、70.40万hm2,与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差距不断扩大;(2)2001—2020年江苏省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26.94万hm2,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5.11万hm2,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234.2%,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的主要原因;(3)水稻生产竞争力不高和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共同导致了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衰减,有效灌溉面积增长是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和水稻生产竞争力提升共同促进了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结论 对于拥有较多后备稻田或耕地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但长期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面临挑战。继续稳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需要全省协同努力,苏南地区要稳定并适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苏中地区要积极探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苏北地区要着力发展稻米产业经济,探索水稻生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高度重视江苏省沿海地区滨海盐土水稻生产的发展,为未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开辟新空间。  相似文献   
73.
张煜 《特区经济》2010,(4):100-101
随着中、美两国间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变化,与此同时两国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贸易摩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中国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74.
两法的管辖衔接问题决定了案件能否从调查阶段顺利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关联案件管辖是职能管辖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法》的关联案件处理模式太过绝对,违反了分工负责原则。监察管辖制度依旧遵循的是“条块”结合的模式,在地域管辖方面按照管辖区域进行划分,在级别管辖方面以被调查人的职务级别为标准。而《刑事诉讼法》的地域管辖是以犯罪地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为辅;级别管辖是以案件为根据,两法管辖制度的差异性在司法实践中有产生案件出现中断的可能。管辖权异议制度能够起到监督监察管辖行为的作用,也是保障当事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还是在监察程序中,都应当建立起管辖异议制度。在两法无法调和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人权保障问题,在满足法治反腐的要求下,结合审判中心主义和法定法官原则,探索以司法为导向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75.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是当今社会矛盾最集中和突出的地方,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近年来,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不断,其表现形式是先弃后取、毁约、土地分配不公、新生儿的不断出生、自然灾害增多、村委会单方随意提高承包费标准等。导致土地承包纠纷的关键因素是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完善。我国应在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土地公有、稳定家庭承包,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平等保护等原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调查摸底,把握工作方法;全面落实政策,兼顾各方面利益;落实好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纠纷做到超前防范。  相似文献   
76.
目前,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城乡统筹状况却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恶化,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根据脉冲响应分析,城乡统筹水平在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差冲击之后,水平值下降,并逐年增大,说明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会加剧城乡差距的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在受到城乡统筹水平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冲击效应为负,说明城乡差距扩大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虽然发展趋势相反,但存在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可以直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企业的创新条件,并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具有显著的企业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即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条件和提高创新意愿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长;相对来讲,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对非国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企业、科学技术支出规模较小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改善创新环境,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78.
基于银行视角的中小企业贷款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信贷市场的放开、外资银行的涌入和银监会等管理部门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如何高效、高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今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了贝《斯均衡的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依据高竞争力、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推导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价策略。进而得出商业银行在巩固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地位和维护高信用质量客户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贷款收益最大化的方案。最后通过A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业务数据,利用所构建模型进行具体的数据算例分析,测算出A银行的最优利率定价策略。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合理制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和规避风险及保证收益提供了新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79.
收入分配不公平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危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各级分配中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表现为:初次分配忽略制度和公平,再次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制度缺失。因此,应采取相应的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诸如:提高劳动者工资、完善用工制度、建立工会组织等,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0.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目前的物价水平、贫富差距等因素对消费水平有一定的约束效应。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控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