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7篇
  免费   1116篇
  国内免费   539篇
财政金融   1902篇
工业经济   1058篇
计划管理   3364篇
经济学   7100篇
综合类   4184篇
运输经济   166篇
旅游经济   352篇
贸易经济   3234篇
农业经济   1483篇
经济概况   390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812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676篇
  2016年   733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2149篇
  2012年   2086篇
  2011年   2478篇
  2010年   1853篇
  2009年   1730篇
  2008年   1956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508篇
  2005年   1125篇
  2004年   788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进出口一直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选取1984—2007年的山东省进出口贸易额及GDP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及协整分析方法,对进口、出口及GDP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发现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出口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2.
吉云 《经济前沿》2011,(3):69-80
职业经理化是我国家族企业成长为"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但职业经理忠诚度低下,甚至"背叛"雇主的现象频频发生却伤害了双方的彼此信任,使企业家与经理人之间的合作难以长期持续。本文目的在于寻找职业经理忠诚度的预测方法。通过检验忠诚度的直接前因——态度变量,我们发现,满意度和承诺度、工作搜寻意愿对职业经理忠诚度具有显著预测效应。同时,工作参与度、承诺倾向、创业动机等个人特质也显著影响忠诚度。这三个特质变量还对态度变量与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此项研究给出了一种预测职业经理忠诚度的方法,加深了对企业家与经理人真诚合作的条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53.
本文通过分析表明,我国目前面临的多种结构性问题和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低下,因此驱使制造业沿着生产价值链路径向上拓展升级就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发展已形成的制造业大国格局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变化,使我国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在制造业沿着生产价值链阶梯拓展升级的路径上,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自主品牌的策划营销和市场的不断开拓,是其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上加以鼓励和引导,并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加以扶持。  相似文献   
954.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非理性假设存在着较高的现实意义。互惠性理论的提出不仅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促进了管理理论与管理行为的变革。互惠性理论从一个侧面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卓越性地位。  相似文献   
955.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予以统计排序,并进行了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内部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各省市的优先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各省市之间工业企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国有工业企业、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符合中国区域经济东强西弱的总体特征;东、中、西部国有、私营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东部的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相对滞后:中部的外商投资_X=lk企业发展相对缓慢;西部的内蒙古、陕西、四川的工业企业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956.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这些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增长优先型应转为增长与公平并重,沿海先行转为平衡增长,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出口鼓励转为出口中性。实现模式转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抛弃增长中心主义的思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和实施新的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57.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8年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正相关关系,但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提出实行倾斜的政策可以提高江苏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缓解区域经济的差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8.
基于山西省1952~2010年的数据,发现第一、第二产业波动是引起山西经济周期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基于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山西第一产业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整体推动力逐年减弱,第二产业的影响一直都是最大的,而第三产业的影响稳中有升,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山西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其经济波动幅度逐渐变小的现象。保持山西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9.
对经济增长动力变迁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拉动条件,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0.
金融危机不仅带来灾难,同时也为FD I战略调整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契机。根据关于FD I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试图定量研究我国的FD 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