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45篇
财政金融   60篇
工业经济   135篇
计划管理   301篇
经济学   451篇
综合类   281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45篇
贸易经济   270篇
农业经济   207篇
经济概况   23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回顾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博弈主体之间关系及行为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历程。而现有旅游制度研究当中大多以未明晰的“政府”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二元博弈分析则存在着理论缺陷,它忽视了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博弈主体在与“中央政府”、“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动态博弈与旅游制度设计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文章以地方政府经营旅游业原动力为出发点,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及其制度演变历程,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一对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展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逻辑内涵与实质,并基于此初步提出构建旅游地多元博弈模型与适应性管理制度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12.
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机理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和概括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及其特征,阐述和分析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演化特征和演化方向,建立了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总体发展演变模式。矿区生态工业共生总体发展演变模式主要由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组织发展模式和共生行为发展模式、共生发展选择模式以及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发展的生命周期四个要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3.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并诱发工业发展模式的大转型。本文基于协同学的研究视角,选取了企业价值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后危机时代企业价值网实现低碳共生演化的序参量控制机理,进一步揭示企业价值网微观运行机理,为企业及政府在后危机时代实现企业价值网的低碳共生演化和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5.
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的演变与内在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1月21日,美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发起了首例反补贴调查,2007年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又就我国的补贴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申诉。本文从考察美国对华反补贴政策立场的演变入手,着重分析了美国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内在动因,并就我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与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6.
本研究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模式的演进模型,将演进过程划分为起步、参与、整合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并从战略意图、目标承诺、责任主题确认、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措施、透明度和绩效评价七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模式的演进阶段进行界定。以中远集团为例,对其2006—201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模式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判定。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的制定要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进之初提上日程,并配以相应的资源,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系统、规范、持续地前进。本研究所探讨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模式演进问题,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管理领域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组织柔性:内涵、理论演化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柔性是成功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对各种不同的组织柔性定义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组织柔性的内涵。同时对组织柔性研究的理论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织柔性研究领域中值得探讨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8.
We introduce this special issue by addressing seven key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anaging hybrid human-automated service systems. These consist of the following:
  • 1 What strategic and tactical issues arise when managing hybrid service systems?
  • 2 How should the core “value proposition” be set?
  • 3 What special considerations arise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hases?
  • 4 How can service delivery be managed to identify systemic problems and to address service breakdowns?
  • 5 How can communications with clients improve the functioning of service systems?
  • 6 What performance measures should be used to monitor process, outputs, client perceptions, and financial outcomes?
  • 7 How can we coordinate the various interdisciplinary activities needed to address the previous six issues?
We consider these challenges after first characteriz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ervice delivery, reviewing some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and propos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opyright © 2009 ASAC.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9.
于洋 《城市问题》2011,(5):12-17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结合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采用1990-2008年我国相关数据,对三类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与人均GDP、商品进出口总额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随着我国人均GDP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污染物排放量呈总体上升趋势,而对外贸易比人均GDP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0.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ransaction costs and capabilities are fundamentally intertwin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vertical scope, and identifies the key mechanisms of their co‐evolution. Specifically, we argue that capability differences are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that transaction cost reductions only lead to specialization when capabilities along the value chain are heterogeneous. Furthermore, we argue that there are four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that shape vertical scope over time. First, the selection process, itself driven by capability differences, dynamically shapes vertical scope; second, transaction costs are endogenously changed by firms that try to reshape the transactional environment to increase their profit and market share; third, changes in vertical scope affect the nature of th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i.e., the way in which firms improve their operations over time; and finally, the changes in th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reshape the capability pool in the industry, changing the roster of qualified participants. These dynamics of capability and transaction cost co‐evolution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wo contrasting examples: the mortgage banking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shows the shift from integrated to disintegrated production; and the Swiss watch‐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went from disintegration to integration.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