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41篇
综合类   7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民间工艺美术谈陕西区域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陕西省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经过上千年的历史风雨,陕西民间形成众多的民间工艺形式,这些形式业已经成为陕西文化的一部分,集中体现了陕西人的审美心理特点。笔者在分析陕西典型民间工艺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造型特征、色彩应用三个方面出发,概括出陕西"本土语言符号"的特点,并以此出发展开对陕西的区域性设计的分析。  相似文献   
8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当地壮族居民直接用数字来称呼传统的民间节日,形成了当地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这种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也是壮民族较为普遍的语言民俗现象。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壮族居民对节日称谓的"数字化"语言民俗现象为个案,将其放入文化生态学视野中进行审视,分析其存在的生态基础,反思其在当下时代的生存现状,对保护民族语言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3.
秦兆祥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49-150,181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有序的开发与产业转化有助于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目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思想不统一、开发无序、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进行策略选择,运用统一和创新的开发思路,整合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84.
江苏民俗类农业遗产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与民间观念。从整体特色上看,江苏民俗类农业遗产具有丰厚的地域历史内涵与地域文化特色,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反映了江苏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化关联性,是江苏文化具有多重文化交汇、多元共生的重要见证。从保护对策上,应该在尊重与了解的基础上,重视江苏民俗类农业遗产的全面传承与发展;重视文化重构,强化其文化内生力;文化产业介入与公共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做好保护与开发的双重工作。  相似文献   
85.
宋磊 《全国商情》2005,(4):23-26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弥补了我国正式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融资不足。其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融资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已逐渐趋淡,但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且十分活跃。本文在总结农村民间借贷现实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探究,最后提出促进农村民间借贷规范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中韩经贸合作全面展开,民贸发展迅速。民间贸易大量使用现钞结算,而我国尚未开通人民币与韩币兑换业务。适时开办中韩货币兑换业务是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本文对中韩货币兑换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7.
在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中,社会交换过程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用到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目的地居民态度的形成,但是几乎都集中于发生了物质利益交换的旅游地,而很少有人涉及较少发生物质利益变化的社会交换情况对居民态度的影响。在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旅游发展中,当地大部分居民很少获得物质利益,但仍然对游客和旅游发展持友好态度。按照社会交换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心理需求中的其他非物质因素在对其态度的形成占据了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88.
韩邦云 《价值工程》2014,(26):213-214
民间艺术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生产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与地域色彩的原发性艺术形态。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推进,作为民间艺术生存基础的传统乡村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民间艺术成为"遗产"并被边缘化;另一方面,部分民间艺术在市场经济中迅速走上产业化之路。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保障体系,从外部环境上给产业开发的实施方案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民间艺术得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本文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人力资源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保障体系,以期为山东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9.
谈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协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协调的必要性,提出了进行协调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最后论述了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协调中内部审计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0.
非正式社会结构下民间信用演进与生命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杰  黄君慈 《财经研究》2005,31(9):49-59,70
在非正式制度为主导的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中,基于特殊信任主义的民间信用,其博弈主体由于交易域和社会交换域的关联博弈和基于声誉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使得民间信用契约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随着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的制度转型,使得特殊信任主义向一般信任主义演变,并促使中国民间信用制度沿着其生命周期轨迹发生适应性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