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85篇
工业经济   126篇
计划管理   308篇
经济学   584篇
综合类   372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54篇
贸易经济   283篇
农业经济   235篇
经济概况   3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31.
社区变迁:基于城市规划的透视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云 《经济地理》2006,26(2):233-236
社区变迁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必须面对的城市问题。推动积极的社区变迁,实现有效的社区融合,是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城市社区变迁的原因、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方法,针对城市社区变迁反映出来的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城市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932.
从会计计量角度看公允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剖析公允价值的概念,论述了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及运用此关系的难点和前景,提出公允价值是一个新的计量观念,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933.
政府权力与民营经济演进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轨时期,特定地区的初始制度禀赋构成该地制度演进的逻辑起点,它规定了制度演进的可能方向;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权力大小的不同组合及其协同演进,使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制度租金降低速率,这决定了该地区制度演进的具体方式和路径;"逻辑起点+动态演进路径"的不同组合,使得各地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34.
基于制度变迁和福利文化的相关理论,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70年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困境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70年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经历了"传统家庭养老-集体养老-新型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等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尽管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二元"架构具备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农村养老保障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引致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行成本持续增长,进行城乡统筹的所谓"转轨"成本较高。市场化参与力量相对缺失,农村养老保障的多元主体供给体系难以构建。由于可能存在的"小农意识"和短视行为以及关于养老保险产品的悲观预期,农民群体的主动参与意愿相对不足,引致这一群体广泛参与的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未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935.
乌蒙山区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区,开展植被变化相关研究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监测NDVI变化趋势及显著性,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NDVI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5年乌蒙山区NDVI整体呈增长趋势,变率为0.007 1/yr;植被环境改善是空间分布的主体,68%的区域发生极显著改善,28.62%的区域呈不显著或显著改善趋势,3.38%的区域发生不显著退化;NDVI空间变化与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驱动因子按作用强弱排序为气温、高程、坡度、人类活动和降水。针对NDVI变化趋势,建议坚持NDVI改善区的自然因素动态监测,在NDVI退化区因地制宜调控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936.
基于耗散结构的资源型产业链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宏  许可 《技术经济》2006,25(12):68-71
针对资源产业链在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资源产业链现状,以耗散结构为理论依据,探讨资源产业链的演进机制,指出促进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动力机制是价值追求和消费需求。研究通过影响资源产业链发生耗散的条件以及作用于耗散发生的动力机制,来加速资源产业链升级。最后给出在耗散演进机制作用下加速产业链演进、实现资源型产业链更替和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7.
水利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水利工程通过塑造区域整体环境进而影响城市风景的形成与演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对区域环境产生干预和改变,峡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使得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大型水利工程对峡江山地城镇风景系统的影响显著。梳理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经历从峡江原貌到迁建扩容再到成库后期的影响阶段,分析城镇沿江风景系统在要素、界面、结构和内涵上的演变特征,即风景要素更替与去集群化、弱圈层化;滨江界面推移与弹性转换;江-城-山风景结构多类型化,以及因人成景的风景内涵演化。在此基础上思考总结峡江地区大型水利工程与城镇风景营建的关系,其中的经验与启示对其他类似的山地滨江城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8.
周国华  李施瑶  夏小雨 《技术经济》2020,39(3):10-19,29
针对复杂产品协同创新中各类企业的不同利益诉求,基于复杂网络、公共品演化博弈等理论构建复杂产品协同创新网络利益分配演化博弈模型,对网络的合作行为演化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当协同创新合作需求不同时,利益分配结构要有所区别;在利益分配结构中考虑企业的投入与重要度可以减少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当利益分配机制的制定缺乏一定的公平合理性时,可以通过调动骨干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来提高网络整体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939.
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前提,这一经济体系的构建分为徘徊萌芽、探索准备、持续发展、全面推动、深度发力五个阶段。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与绿色经济体系、低碳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体系以及传统生态经济体系等有区别,是以全民共享的良好生态环境福祉为发展目标,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运行载体,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制度保障。这一经济体系具有五大特征,即创新、融合的全产业,绿色、文明的全空间,协同、竞争的全领域,开放、互惠的全过程,共享、关联的全要素;该经济体系包括三类运行关系,即经济与生态相互依存,物质、能量、信息、价值要素内在循环,以及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互促进。未来,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研究应着手建立规范的学术话语体系,致力于构建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94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边疆地区区域政策大致经历了生产力均衡布局、服务沿海优先发展、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边疆地区四个阶段的演变。但从绝对发展水平来看,边疆地区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奇迹”并未显著扭转边疆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口流失和生态环境脆弱又成为当前边疆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作者认为,未来边疆地区应积极抓住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区域协作与分工、走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城市集群建设为核心增长极、全面扩大沿边开放来实现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