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199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09篇
经济学   168篇
综合类   89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98篇
农业经济   56篇
经济概况   8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终极控制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1-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响。实证表明,机构持股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概率和水平,对公司治理起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因终极控制人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治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管理层应在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克服国有企业固有制度缺陷,为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2.
笔者利用SVAR与VEC模型研究发现,通过投资、消费、外贸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进行调节,在短期与长期存在差异性。短期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占比,适当扩大政府消费占比,有效抑制进出口增长速度等方面;长期调整的重点应集中于有效提高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占比上。由于我国消费和外贸结构调整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作用突出,因此,需要通过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强国内消费需求来改变消费、投资和外贸结构,以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43.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利政策和再融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和途径。以便针对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对策建议,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可能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4.
股利政策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额收益法对深圳和上海股票市场的股利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探析了不同类型股利的市场效应及投资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对现金股利的欢迎尤其是对连续现金股利偏好和对不分配股利的漠视效应。  相似文献   
45.
浅议我省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单位会计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需要,从2003年开始,我省逐步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也相应地进行了改变.新的会计核算办法实行一段时间后,一些不完善之处逐步显现:在资产类科目中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来替代原来的“银行存款”账户核算,虚增了单位资产和收入;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财政性资金进行会计核算时缺乏计账依据等.因此,应以完善财政授权支付会计核算及完善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对所属单位资金的会计核算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相似文献   
46.
选取中国2001-2004年连续发放现金股利的19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四个股利调整模型(PAM模型、FAM模型、Waud模型和ETM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对样本公司的股利波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股收益及其变动是引起每股现金股利变动的关键因素。同时还发现,股利波动与公司股权结构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波动越大;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利越稳定。  相似文献   
47.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忽视国际循环,而是追求国际循环更高质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相同人均GDP时期的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进行比较发现,同发展水平下,中国的生产、消费和对外贸易等的规模均远大于这些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种规模化发展模式不仅促成了国内大循环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和消费需求潜能,而且可以通过出口贸易、对外投资、进口消费和外资引进等多条路径向其他国家释放"工业化红利",加速全球特别是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助推国际循环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中国规模化经济视角探讨中国全球工业化的贡献,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
碳税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比较碳税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开征碳税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认为中国确有实施碳税的必要。我国在开征碳税以达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鉴于简化税制和避免居民生活成本上升过快的考虑,应注重碳税与现有环境税类税种及税收政策的整合,并对能源密集性以及与居民生活日常相关的行业采用较低的碳税税率;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区别,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碳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of auction design features regarding pricing mechanisms and bid selection criteria for securing wildlife zones across different holdings. We compare two pricing mechanisms: a discriminatory‐price auction and a uniform‐price ascending auction, and four bid selection criteria on the basis of: total bid, bid‐per‐value ratio, bid‐per‐area ratio and a mixed criterion where bids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cost but they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bid‐per‐value ratio. We develop a best‐response group‐bidding model for a discriminatory‐price auction where bidders form optimal group bids for individual wildlife zones. In the uniform‐price ascending auction, individual landholders respond to prices, which are successively raised by the auctioneer and whenever all the landholders from a single zone agree to participate (i.e. the first zone is formed), the auction stop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a bio‐economic model of malleefowl conservation, we observe that the discriminatory‐price auction is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the uniform‐price ascending auction. However, the budgetary cost‐effectiveness of a discriminatory‐price auction is sensitive to bidder uncertainty about the number of competing bidder groups and the highest cost of establishing a wildlife zone among these groups. In terms of bid selection, the mixed bid selection criterion performs best. We discus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50.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dividends announcements and average reaction of emerging markets of India and Russia to dividend surprises on the postcrisis period 2010 to 2014. The study applies an analysts’ expectations-based approach rarely used in academic literature.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Russian market on average reacts negatively to good and bad dividend surprises; good dividend surprises on average trigger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on Indian stocks, whereas bad and no surprise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reactions of the Indian market.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dend signaling theory, market efficiency, and investor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