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0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232篇
工业经济   181篇
计划管理   708篇
经济学   1165篇
综合类   863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579篇
农业经济   239篇
经济概况   8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A simple head-to-head voting scheme in which voters hold complete and transitive preferences over alternatives generates all binary relations on finite sets. The minimal number of voters required to generate a binary relation provides a measure of complexity for binary relations. Complexity so defined tells us, by how much a given binary relation fails to qualify as a total preorder.  相似文献   
982.
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模型估算结果表明:在表征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四个变量中,工资自主决定程度对农地转出率影响最大,回归系数达到了0.528,即该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使农地转出率增长52.8%。就业流动自由度对农地转出率的影响也比较大,回归系数为0.423。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完善程度对农地转出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回归系数为0.126。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83.
中国乡镇企业产出增长来源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概况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实际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 ,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 ,分别考察了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规模损益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绝对拉动作用和相对贡献份额 ,并分别考察了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波动程度、乡镇企业的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及有机资本构成情况。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证乡镇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农户家庭生计资本和生计产出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主要探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资源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为缓解农业老龄化危机、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基于2021年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陕南秦巴山区农户生计效率的规模效率最高,纯技术效率略低于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最低。大部分农户生计活动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生计产出的增长低于生计投入的增长。(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抑制了生计效率的提高,且在低收入水平家庭和户主低受教育程度家庭表现更为明显。(3)农业资金投入的增加能够缓冲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生计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 因此,要正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源,提高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促进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85.
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6年和2017年设立的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有效提高碳生产率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利用2004—2020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控制法分析福建、江西、贵州三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三省碳生产率的增长快于其他26省份的均值,且福建省比浙江省、江西省比安徽省、贵州省比云南省有更快的碳生产率增长;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产生了明显的碳生产率提升效应(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的年均政策效应分别为0.1378万元/吨、0.0654万元/吨、0.0403万元/吨),该结论在时间安慰剂、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和用信息准则选择最优子集等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产生了明显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效应、技术进步促进效应、劳动生产率提高效应。应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986.
鲍立刚 《企业经济》2013,(1):189-192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国人才劳务派遣的发展速度异乎寻常,而且派遣活动出现常态化和主流化的趋势。但从某些方面而言,劳务派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描绘了和谐、公正的人才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蓝图,但是草案内容尚有很多改善空间,如建立派遣业务注册保证金和市场退出机制,放开特殊人才派遣业务,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派遣工报酬并纳入国企工资总额。为了有效遏制违法派遣行为,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并对当地政府进行问责。  相似文献   
987.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否相关?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政策启示:政府应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减轻未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压力,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的冲击。  相似文献   
988.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参与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垂直专业化总体、不同伙伴国、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承接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非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部门偏倚”效应,承接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显著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89.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2012,31(11):56-62
利用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流转、"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跨期内存在空间效应、本期内没有空间效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农地流转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在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而粮食主销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90.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它在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及完善的基础上,确立了若干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将不可避免对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该文以《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二章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为基点,从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试用期条款使用、竞业限制规定、违约金条款、劳务派遣用工等方面来简要分析《劳动合同法(草案)》新规则对企业之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