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90篇
财政金融   116篇
工业经济   236篇
计划管理   724篇
经济学   629篇
综合类   425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41篇
贸易经济   725篇
农业经济   220篇
经济概况   4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首先从速度经济时代的现实出发引出企业动态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管理;其次指出了传统价值链管理的局限;再次,阐述了基于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管理理论演进;最后,构建了基于动态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2.
企业采用不同的技术营造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竞争手段,正在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竞争战略,但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规模以及自身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企业所选择竞争战略组合会有所差异。企业在实施信息技术战略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战略组合,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步营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3.
黑龙江省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但要将粮食加工产业的原粮种植、加工产量与需求的数量、资源等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发展质量农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整体市场营销和区域品牌营销、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产业价值链等策略的实施才能发挥其整体竞争优势,促进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黑龙江省粮食加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4.
"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瓶颈,腹地狭小已成为“大珠三角”发展的“软肋”,在以上方面,其他8省区相对于“大珠三角”则能优势互补,产业梯度转移成为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区域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泛珠三角各省区具备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各项条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大珠三角为龙头,通过由港澳——粤闽发达省份——其他欠发达省份级差转移的“雁形发展模式”实施产业转移。另外,在转移中,应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5.
学校品牌竞争的目标是社会满意最大化,品牌忠诚最大化。高校的教育服务产品面临学生的就学市场、社会人才市场的选择和竞争,高等教育产品的市场竞争类型是垄断竞争市场。要确认本校的竞争优势并选择相对竞争优势,采取定位准确的品牌市场竞争法则,制订并实施学校、专业、课程营销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36.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灵活地运用比较优势来进行西部地区的产业选择,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西部产业结构提升的切入口,真正地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7.
民营经济对国家的贡献及发展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实证分析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及其自身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38.
在以科技为主导的21世纪,网络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重要教学模式,将网络教育引入到“两课”教学建设中,探讨二者的优势互补作用,对激发“两课”的活力,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9.
史沛然 《企业经济》2021,(1):135-143
在“双循环”背景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意义重大,促进中拉绿色贸易符合双方利益,可为“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本文使用2002年至2018年的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拉绿色产品贸易的特征和趋势,并重点研究了中国绿色产品对拉美的出口潜力。通过使用双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潜力矩阵,文章发现,在现有的中拉货物贸易结构中,绿色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较低,贸易对象高度集中,但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全面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双边绿色产品贸易金额和种类都在稳定上升。尽管中国绿色产品在拉美市场面临着地理距离遥远、市场竞争激烈等客观困难,但中国的优势产品已成功出口到拉美。中国的出口潜力更多地取决于拉美地区的市场需求,一旦拉美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升,那么中国就具备进一步扩大向拉美出口该类产品的潜力。此外,出口潜力矩阵也找出了部分对拉美市场而言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中国产品,这也将成为中国潜在的对拉出口重点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40.
对于地震预警技术来说,根据参与监测预警的台站数量不同,可以将高速铁路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分为单台站地震P波预警技术和多台站地震P波预警技术。单台站P波预警由于信息量较少以及噪声影响,在定位方面存在较大误差。多台站P波预警技术是在单台站P波预警的基础之上,综合多个单台站信息进行综合震源参数估算并发出地震预警信息的预警方式。通过应用多台站P波预警定位技术,能够在震源估算方面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