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482篇
工业经济   221篇
计划管理   843篇
经济学   830篇
综合类   1178篇
运输经济   45篇
旅游经济   127篇
贸易经济   872篇
农业经济   140篇
经济概况   58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霞 《特区经济》2006,(9):369-370
详细分析影响能源、经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从能源系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3E)复杂系统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协调度发展水平划分为七个等级。建立了分层模糊动态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山东省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协调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喀什至和田铁路为发展轴对其铁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将铁路沿线区域划分成三大区域,即喀什经济区、莎车经济区、和田经济区,在论述三大区域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铁路沿线三大区域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铁路沿线区域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代娟  张俊霞  张世辉 《特区经济》2007,216(1):180-181
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的消费具有约束作用。本文环境容量约束加以量化,并引入到旅游产品消费的经济模型分析中,对如何在与旅游产品消费经济模型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引入环境容量,以弥补因忽视环境容量约束而带来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外,本文对如何解决环境容量约束对旅游产品消费的制约作用也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人口老龄化给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广东城镇1213位老年旅游者的调查,对其旅游行为与他们的生活状况的关联性进行探讨,颇有意义。调查表明出游的老年群体经济较宽裕、爱好多样、社会参与度高,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充实、幸福感较强。对老年旅游者群体物质、精神生活状况的了解,对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发展老龄事业有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张静  姚析佐 《特区经济》2006,(11):328-329
通过对“温州模式”的研究,发现温州遵循“开放-发现-创业-扩散-升级”这样一条产业集群驱动的工业化道路,其发生机理是由于开放,增加了同外部市场接触的机会,发现了市场信息并完成了初始资本的积累,当企业家能人出现、开始在某地创业时,本地工业化进程便随之启动。  相似文献   
96.
中国对外贸易与城镇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超荣 《特区经济》2007,(2):241-243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了我国出口、进口、城镇失业人口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进口、城镇失业人口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同时存在两个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增长是出口增长的原因;进口增长是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我国在制订贸易政策与就业政策时须注意三者的协调,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7.
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我国零售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一批批曾经红火一时的品牌商业经过激烈的市场洗礼被淘汰出局,仅有少数企业始终保持着极强生命力.通过对石家庄品牌零售商业的演进轨迹分析,展开自主创新与商业生命力的探讨,进而对零售商业自主创新策略选择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复杂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从审计风险模式的演变入手,从审计准则和审计实务两个方面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9.
A growing body of risk research shows that risk is content specific. Accordingly, various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some factors that could explain why people’s risk propensity may arise in certain domains of risk (e.g. the financial domain) but not in other domains (e.g. the recreational domain). Until now, no research has examined motivation as a possible correlate of domain-specific risk propensity. On the basis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we examined the role of both extrinsic life goals (i.e. superficial goal striving, including fame, money, and physical attraction) and control-orientated personality style (i.e. feeling that one’s behaviors are governed by external contingencies) in the propensity to take risks in various domains (social, ethical, recreational, financial, and health/safety). A community sample of 197 participants completed measures scaled to assess extrinsic life goals, controlled orientation, and domain-specific propensity (DOSPER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rsuing extrinsic goals and being control oriented increased the propensity to take ethical, recreational, financial, and health/safety risks but decreased the propensity to take social risks. In addition, to corroborate that risk propensity is domain specific,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perficial life aspiration and sensitivity to social pressures are highly predictive of instrumental risks (e.g. ethical and financial), moderately predictive of health risks, and negatively predictive of ego-threatening risks (e.g. social risk).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the domain-specific risk literature 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ventions based on SDT.  相似文献   
100.
Value co-creation (VC)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having mutually beneficial implications for all actors involved. Nonetheless, emerging evidence on value co-destruc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the wellbeing of co-creating actors implies that narrowing down on specific fallouts of this process is needed for managerial intervention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value-co-creation literature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VC on some difficult to detect employee service behaviors: workaholism and fear-based silence. The extent to which employee trust (TRS) in employee – hotel relationship moderates these relations is assessed. While the findings from 422 frontline employee-customer data within luxury hotels in Ghana support a negative effect of VC on fear-based silence and workaholism, TRS buffered these effects. We recommend that VC in service failure and recovery be approached with tact, compassion, and forg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