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9篇
计划管理   133篇
经济学   74篇
综合类   9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98篇
农业经济   47篇
经济概况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利用动力学SIR模型模拟农产品供应链重构内生风险传导过程,以期在有效把握核心重构风险传导规律基础上为整体管控重构进程风险提出前瞻性思路。[方法]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重构风险整体构架和重构进程风险传导复杂网络,以湖北省243家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2007—2017年重构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重构进程内生风险传导SIR模型和规划演化模式,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仿真得到有效管控状态下演化趋势。[结果]在以战术性重构为主导组织结构战略性重构中进程风险传导安全边际X1s超过50%,决定了其净风险阈α0(i)、β0(i),相应的业务单元和功能模块重构进程风险预警和风险恢复能力提高值是主控指标,对进程风险传导感染率x1(i)和恢复率x2(i)起主导作用。[结论]近年来土地流转驱动农产品供应链重构中组织结构重构整体具有战略性,在以战术性重构为主导风险传导管控中重点应加强业务单元和功能模块重构进程在重构易感状态(S)、感染传播状态(I)管控能力,能有效降低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32.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法制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贫困,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和健康受到影响。文章采用利益和权利作为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恶化现象的理性分析,揭示现行环境法律制度的不足,进而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问题作了回答。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法制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城中村”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同时又具有其他农村所没有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城中村”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统筹的地区。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尚存在一些不利于统筹的问题,应树立新的改造指导思想,创新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以及征地补偿制度,促进“城中村”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34.
课堂教学任务是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内容所做的系统性规定与要求。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任务错位"现象,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科学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重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系统。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包括境、情、知、思、读、写、听、说、悟。这九种任务要素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境、情、知、思"是基础层任务要素,"读、写、听、说"是操作层任务要素,"悟"是发展层任务要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文章基于S省M市1 086个村庄9 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相似文献   
36.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重构建设用地空间。分析了我国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表现为城乡用地供需错位、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以此为基础,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规划引导4个方面构建了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并提出要加强土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衔接,强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构建的作用,实现价值共创视角下乡村旅游价值链的重构,解决乡村旅游产业中消费者需求和产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旅游高效、有序、协调、综合发展。[方法]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系统论方法,探索性重构乡村旅游价值链。[结果](1)价值共创引导下的乡村旅游价值链是由基本价值活动、辅助价值活动和价值共创活动共同组成,通过虚拟价值链和传统价值链的互动与融合,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新价值创造。(2)价值共创活动是以虚拟价值链为基本特征,以“产消者”创新社区为表现形式,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创新性赋予旅游者产品生产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产消者”双重属性,通过将消费者从传统价值链的幕后拉向幕前,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增值。[结论]价值共创引导的乡村旅游价值链需要依托平台思维、共享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形成的价值链的开放和互动对于实现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8.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位,量化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与生态空间的竞合关系,用以均衡再开发时地块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和格局,从规划用途管制的视角,重构低效建设用地的物质和生态空间。研究方法:"绝对面—相对面"辨识体系、生态位测度、线性规划等模型的应用等。研究结果:(1)靠近生态"扩张源"及城市边缘的低效建设用地,应优先再开发为生态功能用地以形成局部生态屏障;(2)均衡后,从中心至边缘,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用地功能的布局形式,主要呈现从"开发主导"过渡为"生态主导";(3)依据生态—经济竞合的结果实施再开发,可合理拓宽局部的生态空间,并缩减早期物质空间过渡占据的社会经济功能用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生态—经济的竞合关系,来调整土地资源的流向,有利于实现局部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物质和生态空间的"重生"与"共生"。  相似文献   
39.
采石场是受人类强烈干扰形成的一种退化的生态系统,对其进行植被恢复的研究成为目前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总结了北京地区采石场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植被恢复经验不足、生态环境恶劣、植被恢复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是制约北京地区采石场植被恢复的瓶颈,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北京地区采石场植被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覆盖数据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政策制定有着重要意义。遥感已成为获取地表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如Globe Land30、FROM-GLC、MODIS Collection5、MODIS Cropland、Glob Cover、GLC2000等,存在数据精度不高、数据间一致性较差、与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成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检索了近10年关于多源数据融合在地表覆盖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概括了多源数据在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阐明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了未来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包括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法以及基于多源遥感和非遥感数据融合法。该文在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融合方法:基于数据一致性的融合法和基于回归分析的融合法。对于其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如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法、基于数据集成融合法、基于统计模型融合法,也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论述。在对基于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3种空间分配方法:完全依赖法、部分依赖法、动态依赖法。在对目前研究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文对其研究区域、数据源、地表覆盖类型、空间分辨率、融合方法和文献来源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就融合方法展开讨论。围绕各种融合方法在数据重建中的运用,该文归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象和区域上的不足,研究区多为全球及欧美,其他区域的研究过少,研究对象多为所有地表覆盖类型和森林,对耕地和草地的研究过少;融合算法上的不足、重建结果精度上的不足。最后,指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综合运用两类方法,得到具有详细完整空间信息的长时间序列的地表覆盖数据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