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9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财政金融   406篇
工业经济   352篇
计划管理   1191篇
经济学   2895篇
综合类   1451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120篇
贸易经济   923篇
农业经济   726篇
经济概况   123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679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海峡西岸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结合该区域物流市场需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区域货运量、客运量每单位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政府重视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把物流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的自组织角度出定。通过构造吸引力函数.给出了各地区物流行业投资吸引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引用吸引子的概念描述了物流企业的空间聚集演化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最后,本文分析了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物流投资吸引力厦聚集特性。  相似文献   
153.
通过产业环境定性分析和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完善了区域物流平台规划,分析并构建了区域物流系统体系结构和区域物流平台要素,通过打造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提出推进我国区域物流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4.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5.
论中小企业集群的营销优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小企业集群因其弹性的生产方式和所具备的三个特征 ,形成了独特的内在机制和营销组合优势。这种营销优势体现出集群整体强劲的竞争力 ,有助于推进以集群为基础的区域营销 ,建立区位品牌。西方发达国家集群发展的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二次创业提供了表率  相似文献   
156.
本文以现代产权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排污权交易为主要对象,论述了环境经济市场机理的形成基础、作用特点及交易边界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58.
由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成长有极强的内生关联,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异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分布格局和发展层次。从面上看,随着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优势要素会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落后地区的经济-金融因素,区域金融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从而逐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从点上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的内在性金融支持,决定了民间金融在金融体制变革和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9.
Changes in total surplus are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economic welfare. We propos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rationalizing individual and aggregate consumer demand data with individual quasilinear and homothetic utility function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consumer surplus is a valid measure of consumer welfare. For nonmarketed goods, we propos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n input market data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i.e. production at minimum cost. Under these conditions we derive a cost function for the nonmarketed good, where producer surplus is the area above the marginal cost curve. We are greatful to helpful remarks and comments of the referees and the editor. The work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Spanish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 Grant BEC2002-2130, the Generalitat de Catlaunya, through Grant 2005SGR-00454 and the Barcelona Economics Program (CREA).  相似文献   
160.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 of “robust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s, “robustness” refers to a political economic arrangement's ability to produce social welfare-enhancing outcomes in the face of deviations from ideal assumptions about individuals' motivations and information. Since standard assumptions about complete and perfect information, instantaneous market adjustment, perfect agent rationality, political actor benevolence, etc., rarely, if ever actually hold, a realistic picture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 political economic systems requires 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systems' robustness. The Mises-Hayek critique of socialism forms the foundation for investigations of robustness that relax ideal informational assumptions. The Buchanan-Tullock public choice approach complements this foundation in forming the basis for investigations of robustness that relax ideal motivational assumptions. JEL Code B53, P16, P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