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28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808篇
财政金融   2152篇
工业经济   1188篇
计划管理   7265篇
经济学   5736篇
综合类   7485篇
运输经济   195篇
旅游经济   668篇
贸易经济   4685篇
农业经济   2037篇
经济概况   592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86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973篇
  2014年   2431篇
  2013年   2765篇
  2012年   3065篇
  2011年   3820篇
  2010年   3007篇
  2009年   2690篇
  2008年   2847篇
  2007年   2536篇
  2006年   2428篇
  2005年   1715篇
  2004年   1225篇
  2003年   1031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ABSTRACT

In rural African societies, socio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linked to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exert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mmon-pool resources. Through a behavioral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2008 in rural Tanzania, this contribution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on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users of self-governed common watersheds. It finds that men and women with low social status distribute water equally when water is abundant but keep larger shares when water is scarce, although low-status women try to be as fair as possible at the expense of their returns from irrigated agriculture. Men of high social status keep more than half of the available water for themselves, both in abundance and scarcity, and deprive others from sizeable returns from irrigated agriculture. Women of high social status share altruistically when water is abundant and equally when water is scarce, giving up on returns from irrigated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72.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武汉金融》2002,(7):20-22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经济已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 ,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和金融体系既是机遇 ,也加大了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大量不良贷款和远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的资本充足率 ,使中国银行业存在现实和隐含的金融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73.
周珂 《价值工程》2012,31(29):158-160
稳定物价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为避免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要持续的将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相很好的组合起来,进行短期应急计划和措施与建立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相结合,综合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组合,比较有指向性地使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造成物价上涨的各种不利因素,抑制通货膨胀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4.
张国良  徐永桂 《价值工程》2013,(29):126-127
住宅价格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能够反应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情况,以及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住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立研究指标,并借助沈阳市2002年到2011年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沈阳市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回归方程,从而为房地产企业决策及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微微  石春生  李靖 《价值工程》2010,29(31):256-257
通过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的分析,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基本思想,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具有速度特征的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6.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相似文献   
177.
本文横向解剖了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的自由教育,纵向分析了教育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同时探讨了人的自由本性;通过对教育自由与人才培养之间关系问题的多角度分析,首次提出了教育的自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独立的、自由的、开放的教育才能够充分发挥其自组织功能,才能够培养出原创性人才;中国的教育要想能够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必须改变对人的生命和人的教育以及政治理性与教育理性关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8.
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三年以来,给中美两国正常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打击。近期美国一系列涉华诉讼引发了各界讨论,迫切敦促美国政府机构在保护知识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学术开放。美国最高科技政策决策机构决意出台实施指南,解决科技学术界的紧迫关切。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线上会晤也就全球关切的议题进行交流合作,释放了积极信号,我国亦应鼓励科研人员继续进行跨国界的科学探索,努力促成和恢复中美在科技、人文等领域的正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9.
流动性过剩与股票价格重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谦  何蓉 《财经科学》2007,(10):16-23
在固定汇率与资本管制框架下,剩余储蓄的持续增加必然导致流动性过剩,对股票市场而言,只有当实体经济持续的剩余储蓄增加引起流动性过剩时,才会推动股票市场估值中枢的剧烈抬升.对近期经济指标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重估将会持续下去,而货币政策紧缩引起的投资下降会进一步扩大剩余储蓄,加快重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0.
Malaysia's New Economic Policy (NEP), promulgated in 1971, established a two-pronged national social justice agenda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social restructuring or pro-Bumiputera affirmative action. This distinction of these policy objectives must be appreciated, but various misconceptions, especially regarding affirmative action, have resulted in polarization and stalemate after 50 years of the NEP. Social justice and affirmative action must be conceptualized and evaluated with clarity and rigor, with policy objectives, mechanisms and outcomes aligned. Malaysia needs to systematically formulate a new social justice paradigm, building on the NEP and anchor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fairness. In the affirmative action sphere, this framework must focus on developing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balance identity, need and merit in the allocation of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