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4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财政金融   326篇
工业经济   167篇
计划管理   2069篇
经济学   1386篇
综合类   873篇
运输经济   91篇
旅游经济   122篇
贸易经济   429篇
农业经济   743篇
经济概况   94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2—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存在相关性;区域经济集中是区域金融稳定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集中的正向冲击会引起区域金融稳定先反向后正向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中度的上升,区域金融稳定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  相似文献   
99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evel and volatility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housing prices in China utilizing a novel set of housing price indices constructed by (Fang, H., QuanlinGu, W. X., & Zhou, L.-A. (2015).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housing boom.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15, Volume 3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 find that in the long-run, average housing prices react positively to inflation, money supply and bank lending growth, and negatively to the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and benchmark lending rate. Housing prices in Tier 1 cities respond more sensitively to monetary shocks relative to Tier 2 and 3 cities, possibly due to surging demand and limited supply under housing-purchase restrictions (HPR). We further study the volatility effect of monetary shocks using the GARCH model and find that the benchmark lending rate,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and money supply growth have strong negative impact on the volatility of housing price growth. Our benchmark results remain robust after incorporating the HPR policy variable in the estimation, with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f HPR on housing price growth in Tier 1 and Tier 2 cities. Lastly, we conclude with recommendations on future monetary polic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the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housing market.  相似文献   
993.
Deprived housing is recognized as a source of poor health, but there is still little evidence of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and health. While existing literature identifies neighborhood effects and the individual dwelling as factors which affect health, it does not offer a joint exam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Moreover, endogeneity is a concern in analyses of both problems. Thus far, studies addressing endogeneity have done so through experimental design or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he first approach suffers from problems of external validity and the latter from the lack of reliable instruments. We therefore adopt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which considers both sources of endogeneity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housing on health by estimating fixed‐effect models. We reveal how housing problems affect health depending on living condition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Our results therefore indicate that living in poor housing is an important short‐term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 that directly affects health.  相似文献   
994.
历史城区是城市区域中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环境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及环境的基础上,限定城区的合理容量是历史城区保护的核心任务。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及视觉景观分析方法,选定视觉景观控制要素,建立以景中视点与景外视点2个层级控制的分析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城区的容量进行评定,并从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指标方面对历史城区容量进行控制引导。  相似文献   
995.
2017年实施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为中国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因将研究重点转向更大的尺度而给相关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以天津滨海核心区西部城区为例,提出了基于要素控制并结合城市发展时序的大尺度城市设计编制流程。首先编制区域控制性城市设计,重点塑造区域整体结构和空间秩序,形成理想化的设计蓝图;进而编制实施性方案,落实控制性方案的设计策略并面向区域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深化调整;最终面向近期开发地块,编制开发建设方案,指导具体建设。同时对城市设计的要素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编制流程和要素控制机制可使大尺度城市设计的理想蓝图层层深入,逐渐走向对具体地块的开发引导,完成从整体结构控制到项目建设方案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刘洋  杨秋生 《技术经济》2019,35(10):124
城市绿地是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绿地要实现设计目标,保持长久的景观效果离不开持续不断地养护管理,同时管养工作又会带来物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资源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潜值作为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坪层,建立了管养对环境影响的量化模型。以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34个植物群落(20m×20m)为样本进行了验证,计算得到各植物层管养资源能源消耗和气候变暖潜值特征量以及管养工作标准化加权环境影响指数。结果表明,乔木的管养环境影响指数最低,比群落均值低32%;施肥和垃圾清运是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占群落管养环境影响指数均值的75%以上;与农林业相比,城市绿地管养环境影响指数处中低水平,但资源能源消耗因子的影响指数偏高。基于LCA方法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绿地设计和精细化管理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城市街区是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功能管理与城市健康环境建设的基本单元,应对以PM10、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较高的实操性。基于城市街区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分布的要素、作用路径,以及国外城市应对大气污染的空间规划策略的经验总结,从控源、引流、集汇三方面提出基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的街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与规划指引内容。旨在为我国普遍的城市街区提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塑造生态健康的城市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998.
在半围合式城市住宅中,感知密度是居住体验的重要环节。空中庭院能够缓解高密度环境中的拥挤感,优化其空间形态,是改善环境感知的建构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密度感知实验,能探讨与空中庭院形态相关的视觉因素——可视性和绿视率对环境感知密度的影响。将广州万科峯境作为原型建立15组以可视性与绿视率为变量的实验模型,通过采集受试者对不同环境感知密度的主观评价,反映实验样本的空间特征,进而分析主观评价与客观量化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半围合式城市住宅空中庭院的可视性与绿视率是影响居住环境感知密度的重要因素;呈线状分布的、具有视觉层次性的空中庭院更受大众青睐。  相似文献   
999.
1000.
华北地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50万t/d,原设计为A/O脱氮工艺,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由于近年来进水水质严重恶化以及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需对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通过技术方案对比,在原生物处理段增加厌氧池,使之变为A2/O脱氮除磷,新增深度处理工艺为反硝化生物滤池-加砂沉淀池-滤布滤池-紫外消毒,使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