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0篇
工业经济   96篇
计划管理   216篇
经济学   420篇
综合类   81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161篇
农业经济   372篇
经济概况   3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引导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对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沱江流域(内江段)调查数据,分析公众运用互联网参与流域治理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环境重要程度的认知不高,多数群众认为环境质量逐渐向好;公众运用互联网参与流域治理的意愿较高,但通过互联网获取环境文化知识、参与环境议题讨论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公众人数较少。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资源,对环境质量、环境知识、环境事件、环保理念进行普及和宣传,为公众环保行为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92.
熊平 《金卡工程》2010,14(3):276-276
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设定了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于现行流域管理中,出现了事权划分不清、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问的冲突等问题,需要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93.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矫正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理顺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激励流域生态服务的足额供给。云南流域资源丰富,生态建设工作艰巨,急需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国际和国内的成功模式为云南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建议以珠江流域生态共建基金为突破口,优先开展大型出省河流下游省份对云南的流域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研究等方式,在总结分析各地河湖长制工作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河湖长制流域统筹、建立流域河湖长制协作机制、完善河湖长制监督考核机制、推进流域监测监控与信息共享等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开展车尔臣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遥感、水文及植被等数据,计算了生态保护目标为优、良、中3种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保护目标“优”下的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4.06亿m3,保护目标“良”下的生态需水量为10.59亿m3,保护目标“中”下的生态需水量为8.5亿m3。研究成果为指导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保护及修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96.
防洪减灾治理中的非工程措施——以瓯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琼霞  黄笛 《水利经济》2010,28(1):8-10
通过对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与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应在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积极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和防汛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加强洪灾风险管理;加速防洪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群众性防洪减灾制度,做好水利法规和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洪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防洪减灾工作,达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7.
最近,中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而此时的湄公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澜沧江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  相似文献   
998.
金沟河红山头片区为金沟河引水枢纽所在地,多年来,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对水利工程设施和环境造成严重破环,给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金沟河红山头片区基本概况的分析,指出该片区的水土保持现状和危害及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9.
集成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水伙伴(GWP)为解决全球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水管理模式。然而,GWP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又是将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集成水资源管理理念与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具体测量集成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模型以及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典型区域——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定量评价了该区集成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组织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对于实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有关试点项目成果,阐明了流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目标定位、调查内容及指标,构建了资料收集、底图制作、外业调查、数据建库、分析评价、服务应用的工作流程,以及数据叠加+融合+改化+补充、抽样+图斑、遥感+地面+建模、路线+剖面+测点、样地+样方+样坑、物探+钻探+测试等技术体系。基于流域尺度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成果在服务支撑区域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具有多元化应用价值,流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技术体系可在区域流域调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