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财政金融   6922篇
工业经济   1629篇
计划管理   7661篇
经济学   4567篇
综合类   3541篇
运输经济   338篇
旅游经济   46篇
贸易经济   7440篇
农业经济   1599篇
经济概况   572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1篇
邮电经济   1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2374篇
  2013年   2071篇
  2012年   2330篇
  2011年   2784篇
  2010年   2897篇
  2009年   2643篇
  2008年   3034篇
  2007年   2798篇
  2006年   2305篇
  2005年   2506篇
  2004年   1722篇
  2003年   2054篇
  2002年   2160篇
  2001年   1636篇
  2000年   1209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一、税收筹划的策略 税收筹划有两大策略:(1)减少税收负担。在熟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下,通过各个投资方案的比较、各个筹资方案的比较、各个利润分配方案的比较,选择缴纳税款较少的方案,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2)延迟纳税期。纳税期延迟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将有关应税项目的纳税期向后递延。这主要是通过日常会计账务的处理,运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税款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2.
关于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设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虽已初步成形,但与WTO关于金融监管规则相比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还存在立法空白、层次低、操作性差、重叠和矛盾多、与WTO规则不接轨等疏漏,应尽快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63.
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两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法律,在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同时注重稳定金融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964.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信贷领域,其不仅有利于银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而且在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资产方面有突出功效。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切入点,目前国内金融理论界及实务工作者对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有一些论述,但现在要讨论的已经不是“要不要或可不可以证券化”的问题,而是“如何证券化、采取何种方式、如何操作、分几步走”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造各种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然后在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行,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968.
969.
《福建金融》2002,(2):16-17
中国加入WTO,大量外资银行机构的涌入,将给基层中央银行监管带来巨大的挑战,而目前基层央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并未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本通过对基层央行监管现状的分析,从深化央行监管体制改革,更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法律等多个方面,对如何开展金融监管创新,提高基层央行的监管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0.
论开证行与开证申请人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家宝 《上海金融》2002,(10):37-39
在信用证法律关系研究中,一般侧重开证行与受益人关系的研究,但银行更重视的是与开证申请人的关系。本文通过重视的理由、开证行并非开证申请人的代理人及开证申请书条款的分析来证明开证行与开证申请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