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33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洞庭湖区产业发展必须客观现实地分析产业、区住优势和劣势,结合湖区产业特点,着眼于长远和全局,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尊合理布局、规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使洞庭湖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洞庭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洞庭湖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产业存在的问题,并设想了退田还湖后将有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想: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顺应退田还湖后的新形势,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和林产品加工业、草食牲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业产业化以及服务业。  相似文献   
33.
湖南沅江市地处湘北洞庭湖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种植苎麻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举世闻名的苎麻之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在苎麻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曾有过两次大的起落。进入90年代中期,苎麻价格回升,面积恢复到15~18万亩左右;在进入21世纪后,麻价上升到每吨9600元左右;2004年全市苎麻种植面积发展到32万亩,总产量达5.8万吨,  相似文献   
34.
1 现状湖南省益阳市是洞庭湖区重要的产粮大市,具有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1.1 粮食生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物质基础全市现有耕地24.1万公顷,其中水田16.9万公顷,旱地7.2万公顷,近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4.7万公顷左右,年粮食总产190万吨,年粮食商品量在50万吨以上。粮食生产经济总量较大、产业发展相对集中、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特别是南县、沅江、赫山是传统的产粮大区, 年粮食产量占全市总产的60%以上,粮食生产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1.2 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具备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载体目前,全市共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1家,培育和发展了“油中王”、“粒粒晶”、“陈克明”等一批名优品牌;另外,全市还有规模以上的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184家。这些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与农民结成和巩固了良好的产销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35.
一、洞庭湖区农民负担仍然较重洞庭湖是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调蓄洪湖泊,涉及湖南、湖北两省。其中湖南省洞庭湖区共涉及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岳阳6个市的37个县(市、区)以及4个管理区、2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5200平方公里,共有千亩以上堤垸266个,保护耕地1500多万亩,保护人口1408万人,属于纯湖区的市3个,县(市、区)24个,农业人口989万,耕地面积1204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农民历来有修堤、防汛、排渍等额外负担。解放前湖区农民就有漕粮、漕捐、劳役等形式的…  相似文献   
36.
洞庭湖区生态链与产业链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入手,指出生态链与产业链的构建是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两个枝心;提出了一系列构建模式和措施。  相似文献   
37.
近日,中央财政通过中央分成新增费安排37.6亿元,专项用于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湖南洞庭湖区基本农田建设、云南"兴地睦边"、宁夏中北部等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带动地方投入29.5亿元。上述重大工程的实施,对于完成补充耕地任务,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除支持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外,中央财政还将通过中央分成新增费重点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38.
董力三 《经济地理》2006,26(3):500-503,510
分四个历史阶段分析论述了洞庭湖区城镇职能的演变过程。认为:①南北朝以前,由原始聚落向军事型城镇过渡;南北朝时期的城镇,以行政中心为主;唐、宋时期,商贸因素在城镇职能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明清时期,粮棉贸易成为城镇的特色职能。②城镇发展和空间分布的趋势,与洞庭湖环境变迁、人类活动轨迹基本一致。③城镇职能大体经历了军事型→行政型→经济型这一变化过程。④至清代,城镇体系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区域性城市———县镇———乡镇四个市场层次。还结合历史情况对现代洞庭湖区城镇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9.
堤垸是洞庭湖区最为重要的乡土景观类型,综合了 农业生产、水利调控和聚落建设。人们在湖区的淤洲上建设堤 垸来控制垸区的水位,以获得生活和生产空间;数百年的堤垸 开垦历史,使得洞庭湖区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设计,积累 了大量的水土整合经验。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将堤垸看作 一种空间结构和文化表达的结果,而不单纯是水利工程的产 物;通过系统分析和图解的方式,探索堤垸景观的空间设计法 则,推断和解读这类景观的发生机制和特征。首先,简要阐述 了洞庭湖区堤垸的围垦历史,理清了堤垸的发展脉络;其次,总 结了湖区堤垸的现状空间分布情况;再次,从水利、垸田和聚落 3个空间层,对不同空间层、不同尺度下的堤垸空间及其嵌套式 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析;最后,总结出洞庭湖区的堤垸景观具有 堤垸的更新性、尺度的层级性、形态的整体性等相关特征。上述 分析可以使人们对洞庭湖区的堤垸景观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 理解,并获得堤垸保护与转型的线索。  相似文献   
40.
洞庭湖区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构成元素可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来分析,物质层面主要包括饮食食材上的淡水鱼鲜元素、饮食味型上的咸辣元素、饮食风格上的"四无不成席"元素、饮食名片上的湖乡小吃元素,精神层面主要包括饮食习俗上的淳朴民俗元素、饮食历史上的深远文韵元素、饮食功能上的保健养生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