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7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99篇
经济学   39篇
综合类   2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浙商》2008,(18):28-28
最近2例企业主自杀的消息,在浙商理事会8月聚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了解,这两位自杀的企业主,都可以称得上“好人”。温州浙江云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人朱吉光如果不是出于好心,替人担保,就不会被人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兰溪一新制药公司董事长郑亚津身后上千人送行,可见他在当地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详见本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相似文献   
152.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快讯》2009,(50):21-21
湖南武冈:市长疑因副市长自杀事件调离 12月23日,湖南武冈市政府办公室证实了市长申建伟将调任邵阳一事,正式文件尚未下发,但表示不清楚是否与副市长杨宽生之死有关。杨妻邓月红认为二者不无关系。同时,杨宽生的八旬老母来到武冈市政府,讨要杨的遗书等物。  相似文献   
153.
忘川 《乡镇论坛》2009,(36):25-26
父亲突遭致命车祸 2008年6月23日,这一天是童黎明和姜天一生永不会忘记的噩梦——童黎明开车将姜天的父亲姜伟撞死了!  相似文献   
154.
李占舟 《英才》2005,(6):79-79
“只要她不自杀,花多少钱我都不在乎!”曾一起创业的妻子患上抑郁症, 多次自杀,王总急得直掉头发。这次,他干脆直接找到“京城最贵”的私人心理咨询所——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进行每周一次的家庭治疗。  相似文献   
155.
《三联竞争力》2008,79(10):13-13
2008年8月,又一名企业家自杀了。 新自杀者名叫郑亚津,系在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当月13日的全体职工大会召开前,他在公司办公室自缢身亡。  相似文献   
156.
刘芳  徐兴文 《商》2014,(10):272-273
本文通过对富士康连跳事件进行社会学解读,分别从社会解组理论视角和批判理论视角对该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运用社会整合视角能够更好的解释新生代农民工连跳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57.
媒体     
《新经济》2015,(6):20
①《纽约客》柏林故事一直以来,关于现代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和同性恋权利运动的起源等问题,人们都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对此,著名历史学者罗伯特·比奇指出,同性恋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出现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支持同性恋权利的政治性组织。尽管这些运动因纳粹的兴起而终止,但由此颁布的反同性恋法律及其他争议的声音都催生了现代社会对同性恋的认知。②《彭博商业周刊》母亲的难题由一个普通美国妇女怀孕后的职场遭遇,引发了各界关于美国产  相似文献   
158.
于越 《商》2014,(45):186-187
如何在法律上规制教唆自杀行为,以何种罪名处罚此类行为,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研究教唆自杀行为的意义目的,在综述目前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处罚教唆自杀行为应坚持教唆犯的独立罪名观点,文章最后建议在刑法中单独设立教唆自杀罪,以弥补刑法的漏洞,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59.
时隔9个月之后,日本再次发布紧急状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1月8日,东京首都圈正式实施紧急状态,并将持续一个月。而大阪、京都、兵库、爱知等地官员也都向日本政府提出了紧急事态的申请。但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这些地区是否应该进入紧急事态,将在讨论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2021年新年之后,日本的新增感染人数、重症病人数以及死亡人数几乎每天都创下新高。  相似文献   
160.
王亮亮 《上海保险》2014,(10):27-30
一、问题的提出 人身保险作为一种具有射幸性质的合同,保险人对受益人或被保险人给付义务的履行以发生保险事故为前提,但这种保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在可观的赔偿金额和经济利益面前,保险也伴随着诸多需要防范的不利因素。其中受益人、投保人等关系人为获取保险金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发生的道德风险为重中之重,如果控制不当便会直接导致被保险人生命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保险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都会遭受巨大冲击,这与保险的价值相违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