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6篇
工业经济   144篇
计划管理   761篇
经济学   303篇
综合类   430篇
运输经济   23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767篇
农业经济   365篇
经济概况   6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古都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学校始终树立“教育、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加强校园食品监管、保障师生用餐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去抓,全面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确保了学院2.5万多名师生的用餐安全,  相似文献   
72.
73.
刘红霞 《现代食品》2023,(3):221-224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世代相承、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等相同之处,还具有种类丰富、价值较高、崇尚中和、乡土味浓的个性特征。通过调查河南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总结其饮食类非遗的特征,有利于增强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为保护和传承中原饮食类非遗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4.
王会然 《现代食品》2023,(15):217-220
合理膳食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调查在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营养知识知晓度、营养意识等,分析大学生饮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指导大学生增强营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5.
76.
该文提出了计算机图形的七个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图形的审美基础。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成功的广告翻译案例为语料,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广告翻译与“读者期待”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比广告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象,提出风俗习惯、价值观、审美观等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最后提出当文化缺失和文化冲突时,可采取文化补偿和文化转换两种翻译策略达到广告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中华传统饮食伦理蕴含于我国古代记录饮食行为和饮食观念的书籍、诗词、食谱之中,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饮食活动中的体现。本文立足新冠感染疫情背景,从个体饮食伦理、人际饮食伦理、社会饮食伦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分析饮食活动的现状,探究其对中华传统饮食伦理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后疫情时代饮食伦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范太直 《经贸世界》2006,(10):10-11
据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得知:与饮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超重和肥胖人群分别为2个亿和6.000多万人。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其实,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大多数一直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大城市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些变化的特点是:粮谷类食品消费下降,动物性食品成倍增加。据199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居民日均消费植物性食物792克,比1982年减少了124克。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营养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特点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下降,脂肪摄入量上升。  相似文献   
80.
21世纪中华大美学是生成美学。中华大美学的思想体系以人有大美为核心而逐步展开。中华大美学的中心任务是探究天地人之大美并通晓其规律,从而使人类和谐自适地生存发展并逐步走向更加美好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