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217篇
工业经济   130篇
计划管理   548篇
经济学   479篇
综合类   334篇
运输经济   52篇
旅游经济   91篇
贸易经济   732篇
农业经济   271篇
经济概况   393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旅游业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呈多样化特征,但旅游业态的创新过程却有其内在机理: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现代旅游业的功能拓展及新增长点主要反映在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考察旅游、疗养旅游和修学旅游等领域。  相似文献   
22.
了解和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保证新疆生态安全与实现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新疆1989年、1996年、1999年和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评价了新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并对变化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就必须要掌握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相应地要求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研究适合当前社会经济现状的服务业统计方法,加强服务业统计,及时取得真实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为研究服务业发展情况,制定新时期服务业发展政策、发展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24.
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条件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现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支付卡形式设计了374份调查问卷,调查了岷江流域居民对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岷江流域60.80%的居民家庭对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存在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意愿为每户每年44.00元。按照岷江流域现有家庭数量计算,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每年是5 507.48×104元。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支付意愿与个人社会经济变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作了环境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25.
以晋江市为研究区,依据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晋江市的城镇用地显著扩张,而耕地和林地却急剧减少,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分析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可以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保障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变化是缺乏弹性的,因此结果是可信的。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将生态服务价值考虑其中,尤其是应注重保护湿地、水域、林地等生态服务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期实现晋江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从电力企业服务现状入手,以供电企业为例,探讨服务互动质量影响因素问题,对影响企业服务互动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 growth recovered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while other sectors, particularly services, did not. In the same period U.S. manufacturing has engaged in the “outsourcing” or “contracting-out” of service functions. Has the recovery of manufacturing been accomplished by industrial reorganization--sloughing off sluggish services--rather than technical progress? We analyze this question by reducing service inputs to their consituent elements of material inputs. Service productivity growth is thus imputed to the goods sectors, reducing the recovery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1980s by one fifth. The recovery lasted through the 1990s, when high productivity performers in manufacturing have been relatively successful at outsourcing sluggishservices.

  相似文献   
28.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ES) have gained wide popularity as approache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and use 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actices. Yet academics have also voiced concerns against seeing PES as a panace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hether PES is an appropriate and promising approach to promote so‐called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CSA) practices, which we define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actices that contribute to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and/or removals and provide benefits to farmers via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profits and reduced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PES appears most promising for the promotion of CSA practices in small‐scale farming contexts with low incomes. Effective design, however, requires solid estimates of cost and benefit flows from CSA adoption over time, accounting for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ddressing the risk of leakage. Funding for such PES will likely have to come from public sources, and seems most promising where synergies with other objectives such 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 adaptation or othe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exist. The potential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CSA support such as taxation with rebates for CSA practices, CSA‐related investment support such as microcredits, and hybrid approaches such as conditional microcredit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29.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计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和制造业11个重点行业出口额的基础上,以面板数据结合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服务贸易进口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我国服务贸易进口增长有利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②不同部门服务贸易进口的增长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③服务贸易进口对不同部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不一样。最后就我国制造业应该如何利用服务贸易进口来提高其出口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运用DEA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协整耦合关联度,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和竞争力提升的关联以及两类产业的耦合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以及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分别与本区域的制造业集聚显著正相关;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本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其增值贡献较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耦合关联,但存在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耦合结果显著性的非对称差异,且长三角区域的该方面差异表现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