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54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95篇
经济学   108篇
综合类   117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118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6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ased on expectancy theory, goal-setting theory and control theory, we propose a model in which perceived fairness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employe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systems and their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by employees. PM system characteristics we propose are the frequency and length of formal reviews, the frequency of informal reviews and feedback, whether the formal conversation focused on evaluation or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The model was tested on a cross-industry sample of 3192 employees in Belgium. The measurement and structural models were simultaneously test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we used a bootstrapping approach to test the mediation hypothesi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erformance review focus and employee participation strongly relate to perceptions of appraisal fairness and PM system effectiveness and that the frequency of informal performance reviews is stronger related to PM system effectiveness than the frequency of formal performance review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anifest expressions of PM have more impact on PM system effectiveness rather than the more latent characteristics of PM systems. The findings advance research to the role and functionality of PM systems by showing that (a) the manner in which PM systems are shaped and executed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for their effectiveness, (b) fairness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M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c) the three motivational theories appear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M practices on individual employees.  相似文献   
92.
论国际贸易的公平制度与中国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反映在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两个方面。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它们对公平贸易认识的外延角度不尽相同。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的公平贸易理念的实现,依赖于公平贸易制度的成熟程度。国际贸易中的公平制度以全球贸易体制为载体主体,即使现存WTO体制蕴涵的公平贸易制度尚不足以完全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发展,但它毕竟构成了公平贸易制度框架的雏形,如果没有WTO体制蕴涵的公平贸易制度,现实的国际贸易将会更加显失公平。WTO体制的公平贸易制度有待在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博弈中逐步成熟,中国作为WTO的发展中成员,肩负着公平贸易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3.
目前,新农保试点和推广已2年有余,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的新农保制度.文章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反思,包括:2012年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的条件是否具备,个人缴费标准应实行定额缴费制还是比例费率制,捆绑式缴费应取消还是保留,“多缴多得”的激励政策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个人账户中的政府补贴部分应该继承还是充公,个人账户储存额按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是否合理,地区差异的中央财政补助政策是否公平.通过反思,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地区间税收竞争与税收转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竞争分为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后者是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或变相利用财政奖励手段吸引其他地区创造的税收转移,获得了本不属于本地所创造的税收。不正当税收竞争不仅使创造税源的地区税收流失,破坏全国统一的税收秩序,危害区域间税收公平,而且也为企业偷漏税行为埋下了制度温床。通过探讨地区间不正当税收竞争表现形式、危害及其纠正措施,认为完善地区间的税收分配机制要健全企业总部与基地间税收分享机制,严格清理规范全国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转移监控,修订税收征管法和明确国内税收管辖权制度等。  相似文献   
95.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组织公平对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有待深化和完善。基于二级分行的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经验性研究揭示二级分行组织公平对核心竞争力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优势促进的路径和不足之处,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平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借鉴,从而推进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96.
西方公平正义思想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目的是对西方最主要的几种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简要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探讨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提供思想资源。为此目的,本文从公平正义的语义和问题、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等方面对西方的公平正义思想做了考察。本文最后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体内容的调整程序和方法三个方面简述了西方公平正义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7.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一般是选择效率与公平目标来描述的.区域经济关系的纽带是区城间的投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效率的大小关系,这一关系决定了效率与公平目标的一致性与冲突性.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的差异,在特定时期内,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是冲突的.要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关键在于迅速提高落后地区的投资边际收效率和有效处理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  相似文献   
9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制度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调控措施,增加了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拓宽了参合农民的受益范围。然而在实践中,新农合二次补偿制度尚存在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如效率欠佳、公平性缺失、补偿对象甄别不规范等。此类问题已经制约着新农合的发展,不利于新农合规范高效率地运行。从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对该制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甘肃二次补偿制度困境突破的对策建议,以有助于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新农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
Marketing managers commonly employ complex price plans. Surprisingly, limited and conflicting evidence reports how customers perceive and react to complex prices. This study examines perceptions about price complexity and shows that customers tend to prefer simple prices.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 show that perceived price complexity negatively affects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fairness and influences product choice because customers negatively evaluat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firm's pricing practices and infer higher total prices. Customers comparing alternate offerings may therefore prefer simple over complex prices, even when the latter are less expensive. Study results suggest limiting price plan variations positively affects customer inferences about transparency and fairness, and thus customer choice.  相似文献   
100.
文章认为,基尼系数在衡量我国收入公平问题存在的局限集中表现在基尼系数自身存在、衡量收入公平和我国收入差距特殊性三个方面。基于此,要结合对居民主观性评判起影响作用的因素和科学的理性统计数据两方面对我国收入公平问题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