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8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765篇 |
工业经济 | 132篇 |
计划管理 | 876篇 |
经济学 | 1882篇 |
综合类 | 561篇 |
运输经济 | 71篇 |
旅游经济 | 169篇 |
贸易经济 | 681篇 |
农业经济 | 262篇 |
经济概况 | 10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84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184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82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309篇 |
2013年 | 443篇 |
2012年 | 468篇 |
2011年 | 643篇 |
2010年 | 421篇 |
2009年 | 437篇 |
2008年 | 542篇 |
2007年 | 461篇 |
2006年 | 393篇 |
2005年 | 212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面对不断飙升的房价,从理论界到政策层面对其原因都有不同的解读,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对房价的治理并不理想。本文在综合分析理论研究与国家调控政策的基础上,认为创新措施采取网络型的政府市场供给模式是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有效途径。文章着重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此举对缓解供需矛盾、解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操控、改变预期、稳定房价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2.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4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人力资本、制度质量和通货膨胀)作为条件信息集,对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发现:债券市场规模发展、银行对私人信贷扩张和股票市场流动性提高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而股票市场规模发展和波动性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进而驱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44.
城市规模、空间距离与城市经济吸引区——一个简单的经济地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地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经济吸引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解释了由“引力法则”和断裂点理论推导出的两个经验性推论:一是两个相邻且规模相等的城市其经济吸引区分界线为二者连线的中垂线;二是对于两个相邻但规模不相等的城市,则小城市的经济吸引区可能处于大城市吸引区的包围(或部分包围)之中。 相似文献
945.
加入世贸组织 ,将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业务、优质客户、人力资源和资产质量造成严重的冲击 ,为此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取五个方面的对策 :增强银行实力、开展业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加强资产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46.
中原经济区深层城市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2500万农民的深层城市化,是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点,这需要解决好土地、就业、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可以通过先行先试,充分利用支持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和自身要素的特点,施行土地的集约利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鼓励创业等政策,并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所需资金,推动深层城市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4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企业家能力缺失都有一定的关系。本文从企业家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在企业家能力缺失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困境,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家培育机制来破解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8.
贸易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Muzumdar和Baldwin的观点,贸易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促进进口国的经济增长,而根据Helpman等人的观点,贸易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持久,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通过结合中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状况对贸易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发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949.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级。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随着国家东部沿海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圳将面临世界城市崛起的历史机遇和空间机会。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深圳自身特色,提出深圳建设世界城市的几点战略思考。首先,深圳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要依托国家崛起因素和依靠政府力量规划推动,通过战略设计,把城市的个性特点和资源积淀发挥到最大;其次,深圳要依托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走区域性世界城市的发展道路,加强深港合作,共同形成世界经济的新增长极;再次,深圳应抓住前海发展的契机,建设港深金融中心,抢占全球金融第三级;最后,要崛起成为新的世界城市,先要成为能够革除世界城市传统弊病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深圳要通过生态战略的制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向建设世界城市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