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736篇
工业经济   129篇
计划管理   847篇
经济学   1860篇
综合类   533篇
运输经济   67篇
旅游经济   169篇
贸易经济   666篇
农业经济   239篇
经济概况   10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540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可能世界”指的是人们能够想象的任何不包含逻辑矛盾的世界。武侠小说所刻画的武侠世界虽然是人们想象的结果,但由于在武侠世界这个共同空间里,同时存在着两个物理世界,违背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而自相矛盾,从而不是一个“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992.
We seek evidence of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receiving credit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where credit markets are weak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s common. Migrants may face binding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onstraints as they often lack collateral. Social networks can help mitigate these constraints. Conversely, migrants might face higher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might, therefore, demand more credit than nonmigrants. The effect of migration on participa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is thus ambiguous. Compounding this, migration and credit may be jointly determined. We utilize rich data from Peru to establish the net effect of migration on credit and the role that social networks play in this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993.
Self-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Networking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da YUEH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9,20(3):471-48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mployment and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China, an economy rife with inform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imperfections, under-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s, but a growing and important non-state sector. Having a social network can help the self-employed access supply and credit networks, and assist in navigating an uncertai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where permissions and licenses often requir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o facilitate and reduce the informational costs of enforcement by dealing with known persons. Thus, holding other productive and observable traits constant including attitude toward risk where possible, social networks are expected to be a significant correlate to self-employment which is borne out by the evidence. Examining three tranches of the self-employed (those who are self-employed, those who are self-employed as a second job, and a sub-sam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unemployment and then became self-employed), the paper finds that social networks significantly predict self-employment except for those who are working for themselves as a second job. Gender differences are also notable.  相似文献   
994.
有差别计件工资制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领域剖析有差别计件工资制的作用机理,阐明这种计酬方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关于生态文明的许多思想,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过阐述。尽管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他的相关思想时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997.
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是“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紧密结合。“政治集权”下主要基于相对经济绩效的晋升考核制度是地方政府激励的基本源泉;“经济分权”则给予了地方政府必要的资源支配权以保障这种激励效应的有效性。本文在将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约束纳入模型后得出的基本推论是,“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将会加剧地方政府为谋求私人利益的“攫取之手”行为。我们以199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计量检验结果也发现了财政分权指标与腐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个发现是比较稳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本文的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998.
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纲要》进行深入解读。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步入深水港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纲要》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是一种及时的强心剂。第二,改革和开放是解决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开拓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最主要凭借。第三,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看,区域发展观的树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务。第四,在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利弊基础上,提出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政府部门要尽力规避完全市场条件下一体化策略的诸多弊端,要把发展权力下放到基层,让其拥有地方发展自主权,以增进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9.
周东梅 《特区经济》2009,(12):52-53
本文主要研究了上海世博会对苏州服务业的影响,提出了借力上海世博会,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为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统一信息系统创新的系统需求与系统功能定位,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系统信息技术发展,设计出一套整体物流统一信息系统规划和系统发展应对策略,使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的统一信息系统具备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具有一套完整的服务评价体系以及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策略,达到推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