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5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92篇 |
工业经济 | 12篇 |
计划管理 | 128篇 |
经济学 | 241篇 |
综合类 | 192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旅游经济 | 4篇 |
贸易经济 | 138篇 |
农业经济 | 4篇 |
经济概况 | 2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1.
我国的货币错配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巨额正外币资产头寸,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将带来巨大的风险挑战。因此加强对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对汇率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估计我国的货币错配水平,分析我国的货币错配现状,指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风险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2.
文章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和研究了现金库(Cash Pool)、货币风险库(Currency Risk Pool)、商业信用管理(Credit Risk Management)等跨国企业现金管理方式;针对现行公司治理机制下大企业内部的现金资本流向复杂、筹资多元、风险分散等特点,为实现大企业的风险共管与现金资本共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边贸易和国际货币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对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按三个发展阶段对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理论进行了述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可能性。认为,当前美元仍应是我国对外贸易首选结算货币,但我国应积极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人民币在远洋贸易中计价结算,以降低国际贸易的汇率风险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文章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元面临重大挑战。文章分析了危机中美元仍维持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量黄金储备的支撑作用、美国金融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主要竞争对手未成熟完善、回复(改良的)金本位并不可行等。最后,文章展望了美国货币政策走向和美元汇率行情,以及相关货币与美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Ryota Nakatani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7,53(11):2545-2561
What kind of shock affects exchange rate dynamics? How much of an effect does the monetary policy have on exchange rate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empirically based on the currency crisis model, I use panel data on 51 emerging countries from 1980 to 2011, identify shocks, and apply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s. I found that both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shocks to a country’s risk premium affect exchange rates and a 1 percentage point increase in the policy interest rate is associated with a 1 percentage point appreciation of domestic currency. I further apply this method to Asian and Latin-American crises. 相似文献
96.
97.
相华利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124-125
译者对于翻译的多层面操控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的素养、志趣和思维定势.译者的操控现象在译本内容上有\"豪杰译\"和加注释法两种表现.从操控角度研究译者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98.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有了较大的可选择空间。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目标和特点选择更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报表粉饰甚至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应控制会计政策的滥用,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剩余权不宜过大;健全上市公司的内部监控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解释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的几种原因——人民币定值过低、中国市场不够开放、产业转移、中美两国经济内部发展失衡与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了简短的评述,分析了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的真正原因,认为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我国贸易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仍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0.
Roberto Lampa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2021,33(1):103-125
ABSTRACT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capital 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shared two important commonalities since the 1990s. Published works (whether they focus on the external situation or stress the domestic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flows) tend to assume a beneficial effect of capital inflows, which leads to an improvement of peripheral institutions, whose deficiencies are ostensibly the main cause of economic turmoil and/or failure in attracting capital flows, in continuity with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 doing so, mainstream economists deliberately overlook the asy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persisting hegemony of dollar. Raul Prebisch’s pioneering work on business cycles in Latin America provide an alternative view, one capable of amending the existing mainstream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Prebisch stressed the destabilizing role of capital inflows on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particularly short-term speculative capital. On the other hand, Prebisch designed a set of counter cyclical monetary policies in order to contrast capital volatility, particularly during downturns. An analysis of stylized facts shows that, when correctly updated, Prebisch’s theory has remarkable explanatory potential when applied to Latin America’s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