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254篇
工业经济   157篇
计划管理   966篇
经济学   616篇
综合类   603篇
运输经济   44篇
旅游经济   120篇
贸易经济   580篇
农业经济   673篇
经济概况   669篇
  2025年   3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赋予了译者以读者、阐释者及作者的身份,在对原文的翻译、阐释及改写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受到原文作者、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  相似文献   
993.
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是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统计数据失真和不能“适销对路”两个方面。究其原因 ,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因素 ,也有统计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其他外在因素 ,其中内在因素是主要因素 ,集中表现为统计制度方法的不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上的不适应以及统计从业人员素质差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界定绿色食品产业内涵、构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总结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与“结构”制约因素,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政府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现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产品结构亟待升级,地区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进一步集中优化,以及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与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等问题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5.
实现低碳发展对北京市意义重大。北京市近二十年来人口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二三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能源效率持续提高,因此运用STIRPAT模型对北京市(1995—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人口、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人均GDP依次对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北京市低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在控制人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度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林政 《经济问题》2008,(10):73-75
农业生产力因素按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式可以被划分为物质生产因素和非物质生产因素,其具体构成可概括为十个方面。同时,农业生产力因素的构成并非杂乱堆砌,而是由特定的农业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下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是类型、层次和指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7.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文章首先提出问题,指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除了有经济因素以外,还有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非金钱因素;接下来,通过结构方程,对中国31个行政区域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金钱因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到了分析的结果,文章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现出正向的关系。特别是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提高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程度的加强对劳动力进入地区的部分行业影响也大致呈现出正向的关系。劳动力大量的进入流入地,将会导致流入地劳动力要素供给增加,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要素流动还会增加流入地的人力资本存量,激励当地企业增加对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企业自身劳动力的素质。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驱动因素的基本特征、与市场进入模式及国际化阶段的相关性以及国际化驱动因素的时间进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拓海外市场与获取海外资产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最明显且直接的目标,其中获取战略资产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后期的一种主要驱动因素,而在国际化前期,中国企业国际化仍然是市场导向型的。而且,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驱动因素与市场进入模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企业国际化驱动因素与目标区位选择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农产品超市经营发展的动因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超市发展迅速,这种新型农产品零售业态的出现将对我国农业产业链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收入水平的提高,物流技术的发展,消费需求与消费方式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则是我国农产品超市经营发展的主要动因。文章认为,根据我国的现状,农产品超市将是我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导形式,而农贸市场依然是农村农产品零售的主要形式,连锁经营将是农产品超市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农产品超市的经营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超市的经营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生鲜超市,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增加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00.
There are compelling reasons wh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must improve their marketing performanc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A solution to better performance may be creation of a separate strategic business unit, known as the SBU (LDC), to be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 world operations. A strategic planning model for the SBU(LDC) is presented; it parallels the typical corporate strategic plan but differs in significant respects. Planning steps discussed include mission and objectives, market opportunity analysis, target market evaluation, product strategy, entry strategy, marketing program, and impact analysis. Key issues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the SBU (LDC) within the corporate framework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