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17篇
经济概况   13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社会各界也逐渐形成共识,要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而绝非是一纸户口的改变便能让农民顺利地走出一产。笔者分析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江苏农村经济》2007,(2):14-16
工业化致富农民 江苏工业比较发达,通过加快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沿海产业带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苏南苏北共建苏北开发区,促进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2006年,苏北五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了苏南.加快推进县城工业化,增强对乡村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全省2665万农村劳动力已有60%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2%以上.引导工业企业发挥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优势,投资建设农业,以工强农.仅2006年前三季度,工商、民间和外商资本投资农业50万元以上的规模项目就有1300多个,投资总额达266亿元.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具有一定的人口和产业规模以及一定的区位优势,主要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人口聚居区。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力量     
《商务周刊》2010,(3):10-10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近几年,由于“民工荒”的出现,该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些给人希望的话却尚未产生实际效果。现在,由于“新农业力量”的存在,中国终于迎来了农业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趋严重。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针对当前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理顺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和非农产业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傅俊青 《消费导刊》2009,(22):245-245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及与人口总量变化相关联。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户口、政策、福利待遇等各个方面,城市和农村完全不同。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  相似文献   
7.
徐林 《资本市场》2012,(12):78-79
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并购市场的巨大空间和机会。中国未来的发展,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趋势,这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这个过程还将延续20年~30年的时间。城市化带来机遇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是51.3%,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平均在70%~80%的水平,这样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些年,农民收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增长趋缓,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城市化率是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根本,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劳动力就业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的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已成为一大趋势,非农产业也逐渐的成为了劳动力就业的主体,所以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依赖于非农产业,因此,将主要研究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特征以及影响其就业效应变动的内在因素,以此增加对非农产业就业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以来,我国粮价连续几年走低,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持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47:1,而2003年则为3.24:1。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跌破4.5亿吨,跌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最低点。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呢?为了探究其原因,本文对我国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