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305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刘凤斌 《农村展望》1990,(11):43-43
适度规模经营最基本条件是生产者与耕地的合理匹配,现实情况是前者比重过大与后者比重过小即经营规模小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再造性决定了只有靠调整前者,使其一部脱离土地,达到土地对生产者的合理承载。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载体的适应性。农业劳动力的分化、转移运行的寝阶段是以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客观上要求载体即非农业产业的承载能力与之相适应。煤炭产业的开发完全可以满足这一初始条件,十万外来产业大军的涌入就是明证。二是个体的适应性。近年来中待教育人数在郊区青壮劳力比重中不断增大,为适度规模形成的分工和转移提供了初始条件。三是土地机制的适应性。事实上我市郊区在贯彻土地承包十五年不变原则的同时,乡村组织与农民个体之间已在进行土地串换调整的尝试。呈向种田能手集中和劳均土地优化组合发展这种客观经济现象,已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一些条件。除此之外,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和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种植业的生产资料从应和产品的再分配提供了方便条件,使其适度规模成为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228.
229.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