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30篇 |
工业经济 | 165篇 |
计划管理 | 614篇 |
经济学 | 632篇 |
综合类 | 230篇 |
运输经济 | 42篇 |
旅游经济 | 8篇 |
贸易经济 | 818篇 |
农业经济 | 170篇 |
经济概况 | 872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7篇 |
邮电经济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328篇 |
2013年 | 349篇 |
2012年 | 440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223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64篇 |
2006年 | 308篇 |
2005年 | 491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应对“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性质和作用有一个认识,既要积极争取,又不能违背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92.
近半个月来,中部六省的一致“动作”引来多方关注,9月18日至20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首度齐聚郑州,出席中部论坛郑州会议,共谋“中部崛起”发展大计。与会六省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共同推进中部在规划、项目、产业、企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逐步推进各领域的合作,近期可从互补性强、关联性大的基础设施、资源、旅游合作做起;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在分工协作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区域合作的功能互补,避免区域内恶性竞争……紧接着,9月25日,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拉开帷幕,这一次,中部六省又是无一虚席,媒体评论此举不仅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国家八部门和中部六省份在联手搭建“中部崛起”的投资贸易平台,是中部六省交流、合作的实质性动作。 相似文献
93.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产品占世界的份额与日俱增,一大批中国产品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1至11月份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4.
95.
国家中部崛起政策实施13年来,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为进一步引导发展,需对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作整体评估和检验。基于1999-2013年我国20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方法,从长期影响角度评估中部崛起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以地区技术复杂度度量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下政府财政行为波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财政支出波动对地区产业升级会起到负面作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积极性政府财政政策、突破路径依赖是实现政策效果的中介变量;政策着力点主要在高技术水平的产业上;由于地区异质性的存在,部分省份产业升级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制定新一轮崛起战略措施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6.
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的协调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经济区18个主要城市的"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8个城市整体的"三化"发展程度较低;省会郑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明显,其核心城市地位不突出。 相似文献
97.
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参照国内外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聚类分析原理,主要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方面选择27个指标构建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城市生态宜居性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生态宜居性整体水平不高,生态宜居水平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生态宜居性差异较大,郑州较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焦作次之,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 相似文献
98.
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提高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科研队伍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准确定位、加大投入、拓宽合作渠道和提高管理水平等策略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通过生态工程技术来维护与提高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是未来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新理念,也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在对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原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的技术整合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生态防护林地技术、自然保护区技术、生态园区设计技术、水源地保护技术、市区绿地系统规划技术、文物古迹保护技术、环境影响监测评价技术等进行整合,可为壮大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生态资源与保障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