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543篇
工业经济   220篇
计划管理   729篇
经济学   859篇
综合类   296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720篇
农业经济   305篇
经济概况   9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张超 《江苏改革》2001,(11):43-44
为适应加入WTO后就业形势的需要,培育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已很迫切。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992.
WTO约束的真正对象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为WTO作为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其协议是关于政府管理贸易和贸易相关事项的法律规则,这些法律义务的承担者正是政府  相似文献   
993.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温涛 《走向世界》2001,(6):28-29
今年8月下旬,报上一条不起眼的小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那就是济南小城镇“门户开放”,正式启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该消息称办理小城镇居民户口,不再实行计划指标限制,也不再收取城市增容费或其它类似费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城市有序转移了。 户籍,这道不知影响了多少人命运  相似文献   
995.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线",这无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会自动带来全面的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则需要我们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条件下,设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原则,从市场机制和社会政策两个方面主动推动社会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推动持续性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是一项延续几千年的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建设加快进程的今天,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谋求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成为了农村水利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问题,本文就将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7.
2011年的中国资本市场,虽没有股指扶摇直上的牛气,也没有股指期货级别的大腕登场,但是并不缺乏亮点。证监会多年来始终坚持打击内幕交易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新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有效化解风险的同时,提升了市场人气,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建立起了长期投资理念。  相似文献   
99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世界经济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当前,以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它直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改变社会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生活方式的作用。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反映了我们所面临的新经济时代与以往的不同,而这一切又正是当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知识) 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企业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促进人们思想进一步解…  相似文献   
999.
1000.
李金华 《中关村》2013,(3):92-93
要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成为我国公认的符合国人的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