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496篇
工业经济   108篇
计划管理   836篇
经济学   446篇
综合类   184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589篇
农业经济   180篇
经济概况   7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是同无数中等收入的形成和壮大联系在一起的,也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跃迁、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的特质及其影响力,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的。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收入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32.
从“天价医疗费”看医改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文辉的家人为救老人之命,竟然花费550万元的巨资,这对还处在中低收入阶层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的确是个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的“中间阶层”理论为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中间阶层”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立场、研究途径和方法。本文认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中间阶层”概念体现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其社会作用存在根本差别。深入研究各中间阶层的统一性和差别性,可以为制定政策和促进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4.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是同无数中等收入的形成和壮大联系在一起的,也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跃迁、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的特质及其影响力,是与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的。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收入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35.
城市低收入保障制度与反贫困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低收入保障制度实施中“应保未保”的现象较为普遍,低收入保障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缺乏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使得其随意性很大。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入手,近期目标是尽快遏制城市贫困人口剧增的势头,防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快速增长的新生贫困人口;远期目标是立足最终消除城市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36.
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最低工资制会扰乱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就业提高失业率.但也有理论认为,最低工资制在产生减少就业的效应的同时,也会生成扩张就业的效应,两种效应相互抵消.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达不到劳动市场均衡时的工资水平;二是低收入人群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此,最低工资制在产生劳动需求减少效应的同时,会生成一种更大的劳动供给减少效应,从总体上降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相似文献   
37.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经理阶层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认真研究马克思关于“经理阶层”的思想,探讨经理阶层的形成,经理的劳动及其报酬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童大焕 《经济》2007,(5):13-13
21世纪人类社会伟大的两件事给人印象深刻,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技术革命,突出表现为互联网;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青壮年劳动力正突破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枷锁迅速融进全国性的大市场,最底层的农民阶层和中上层的社会精英阶层一道,突破观念、单位和城乡分隔的重重障碍,把自己蜕变成为最具活力的市场资源,并由此支撑起中国的经济奇迹。然而,这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流动资本却付出了高昂和危险的代价,那就是数以万计高考“黑户”和“留守儿童”,他们背后的危机正在进一步显现,而至今无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9.
何冬梅 《公司》2004,(10):6
中国新兴的财富阶层花起钱来绝对不比老牌欧洲贵族手软。他们通常扎堆住在一座座打着贵族标志。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豪宅里。豪宅的Iorby是他们表演的舞台,一幕幕场景是他们有心或无心导演的人生戏剧片段。这里有名震世界、酷到多一句话都不肯讲的导演大腕:也有令全亚洲女人疯狂的  相似文献   
40.
章继纲 《经营者》2003,(8):30-32
<正> 新时代:批量生产千万富翁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民间富翁十分罕见;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经商的人开始多起来,但没有形成多大气候;在20世纪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和打击,尽管涌现过一些比较富裕的商人,但千万富翁屈指可数。新中国成立后,推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千万富翁”成为可想而不可为的目标,人们自然与之无缘;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个体私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