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798篇
工业经济   85篇
计划管理   728篇
经济学   364篇
综合类   27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43篇
农业经济   71篇
经济概况   359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出口业务中会产生比较多且比较复杂的业务单据,在会计工作中对这些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查其是否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和正确性。信用证支付方式是现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本文仅就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出口业务单据的审核,谈一些个人浅见。一、对信用证(LetterorCredit)的审核信用证是产生业务单据之本,因此首先应对其进行审核。1.信用证的性质是可撤销信用证还是不可撤销的信用证。我方一般不接受可撤销的信用证,如果信用证未标明是否可撤销,按国际商会《统一惯例》(第500号出版物)规定,都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82.
控制自我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以“安然”为起始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跨国集团财务欺诈事件之后,如何做好内部控制,成为各家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3.
证券欺诈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制度,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4.
也谈“软条款”信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将更加活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作为一种以银行信用作保证的结算方式,被进出口双方广泛接受。但是在信用证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大类的同时,实际上还存在着第三类:名义上是不可撤销,事实上却可导致可撤销的、附有大量软条款的信用证。这种对受益人来讲基本没有保证的信用证,一旦发生纠纷或欺诈行为,受益人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85.
旅游欺诈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柠檬市场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中国旅游市场的特点,指出旅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给旅游欺诈创造可乘之机,而大量存在的一次博弈机会则增强了博弈参与者的机会主义动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治理旅游欺诈的市场和组织思路。  相似文献   
86.
证券市场上,客观现象之间的错综复杂性更加决定了证券欺诈因果关系理论的复杂性。在美国,适用"推定信赖原则"大大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负担,有利于被告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对于维护投资者的诉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没有特别规定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民事案的原告,还是刑事案的控方,要证明损害事实与证券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非常困难。在面对举证责任的难题时,没有必要裹足自缚,将出路限于"推定信赖原则"。世界恒动,个案迥异,时移势易之下,它不可能是解决证券欺诈因果关系问题的"普适"公式。对于证券欺诈的因果关系和举证责任或严格或宽松,可以倡导多元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
关于国内信用证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业务产生于国际贸易的付款需要,具有保障买卖双方交易安全和资金融通功能两大功能.近几年来,国内信用证业务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但其发展状况不尽如意.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信用证法律制度内在缺陷的分析解释这一现象,并提出笔者关于促进国内信用证业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8.
阅微 《中国信用卡》2023,(11):40-44
近年来,信用卡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信用卡行业整体已步入“精耕细作”时代。在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存量经营的精细化蜕变,为客户带来全新极致的服务体验,是各发卡银行关注的焦点。处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复杂局面中,信用卡业务转型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一切业务数字化。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复杂,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猖獗。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安全和发展,聚焦线上交易,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和支付限额管理等工具,构建线上反欺诈智慧风控体系,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网络金融业务反欺诈水平全面提升,为数字金融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0.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应用的不断普及,互联网在日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欺诈分子通过短信嗅探、传播恶意程序及钓鱼网站等方式窃取个人信息的案件层出不穷。对发卡行而言,持卡人信息泄露成为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