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王影  翁顺利 《理论观察》2006,39(3):13-14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2.
当前,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寻求构建和谐型企业新路子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企业都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有益尝试,笔者对苏州部分机械企业的采访调查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3.
马继军 《当代陕西》2011,(12):36-37
识人难,难在识德。德无质量、无形状,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对人的行为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还起着关键性作用。识德难,“比较”是考察干部德的一个好方法。看是与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现实中一些干部喜欢做“老好人”,不仅“事...  相似文献   
44.
梁毓 《中小企业科技》2007,(11X):189-19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不倦追求的价值理想。文章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综合论述,阐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吴青馨 《活力》2007,(8):47-4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第六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国务院前总理朱铬基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要求。为什么诚信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因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如果市场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胡锦涛总书记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八荣八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它既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一条红线。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职工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的国有企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47.
“荣”和“辱”是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有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之始。就紧紧伴随着人类,并且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据考证,最早提出“荣辱观”完整概念的是早在东周春秋时期的荀况,他的著作《苟子》中有一节专门论述了荣辱观。  相似文献   
48.
董红梅 《活力》2011,(6):98-98
胡锦涛精辟概括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深刻总结。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高度概括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涵盖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鲜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9.
八荣八耻”的提出,给全体公民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规范和要求。国税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监督的重要职能部门,应从税务系统本身的特色出发,从提高职务管理水平、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0.
八荣八耻与全民普法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二者在价值结合、力量结合、教育结合、考评结合的特点才能真正衡量普法教育开展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