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2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在新兴的90后思想中,利他主义似乎是被埋没了。整个社会都在批判,90后大学生利他意识淡化,缺少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谴责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时,也该审视一下90后利他意识缺失与社会的联系。本文从利他行为的根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现象,对90后大学生的利他意识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2.
亚当·斯密的两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留下了两个看似矛盾的思想主题——"利己"与"利他",这就是"亚当.斯密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企业家精神内涵的丰富有很大的意义。辩证地来看待,"利己"与"利他"是可以统一的。  相似文献   
93.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它比"为己利己"、"为他利他"、"为他利己"等行为机理在真实世界中更为普遍和合理。而且,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还可以得出一系列的重要推论,从而有助于对人类的偏好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进行更合理而可信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田青 《市场周刊》2007,(1):60-60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5.
96.
标准的独裁者实验中的支出额可以测量利他行为,本文通过设计独裁者实验的不同条件,考察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以及初始所得的公平性、信息的公开性和支出配套的激励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个体初始所得的公平性对利他捐赠的影响不确定,公开信息和给予支出配套的激励会提高捐赠水平,并对初始所得处于均值以上的优势不平等者有良好的正向捐赠激励,但对初始所得处于均值以下的劣势不平等者有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97.
本文运用博弈论工具,建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动态模型,揭示银企融资一次博弈的均衡结果为不借贷、不申贷,属于利己行为,对二者长期发展都不利。通过重复动态博弈分析,得出银企采取合作利他行为,才可以实现共赢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
目前消费者在面对公益广告时,态度与行为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本文从态度-行为差异视角分析利己/利他导向的公益广告诉求对个体亲社会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自我控制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利己导向的广告诉求对个体态度的影响要弱于利他导向的广告诉求,但对于个体行为倾向的影响却强于利他导向的广告;利他导向广告诉求背景下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明显弱于利己导向的广告诉求背景下的被试,但是自我控制对个体亲社会性消费的态度与行为未产生显著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表明公益广告在激发个体自觉性方面未能产生理想效果.文章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公益广告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
由于互动的紧密程度、发散性以及追求、欲望的层级性,人类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己”的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的,作为个体的“小我”就是“己”的核心。当然,“己”会囤层扩展,从而形成不断膨胀的“大我”。从这点上讲,人性具有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而互惠的利他主义实际上能够更好地达到“己”的目的。因此,利他就是有效地“为己”的手段,而“为己利他”则是对真实世界中人类行为的合理抽象。  相似文献   
100.
实验经济学在分配方面观察到了大量相对经典理性假设的偏离行为,并总结认为这些"公平行为"受到了若干不同性质的社会性偏好的影响。本文将社会偏好的种类分为关心结果的分配性偏好和关心行为背后意图的互惠偏好两大类,然后从经典实验中行为背后的偏好识别问题出发,总结近年来实验研究的相关发现。这些发现可以为企业和社会治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