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6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65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9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加快,但从实践看,成功案例少,失败案例多。究其原因,虽然并购失败因素复杂,但企业并购前对交易风险分析与评估不足是关键环节。从风险控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各环节分析,企业可将风险评估结果与企业事先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对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达到风险预警线的风险发出预警信号,并分别采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承受等应对措施控制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2.
23.
《山东企业管理》2012,(10):19-19
201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排行榜11月16日发布。格力电器新任董事长董明珠在今年的排行榜上独占魁首。去年夺冠的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今年排名下滑一位,居亚军。而中国大陆女首富、龙湖地产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吴亚军今年排名上升至第三。  相似文献   
24.
《华商》2012,(10):16-16
一个月以前,就在美国国会的一个委员会准备警告美国电信网络公司,不要和中国的华为公司进行业务往来的时候,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却在伦敦唐宁街10号的壁炉前,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合影。卡梅伦宣布任正非已经同意华为斥资12qG英镑(约合i21亿元人民币),在英国扩展其目前已经相当庞大的业务规模。  相似文献   
25.
任正非 《企业文化》2001,(12):12-14
华为公司2000年销售总额22O亿元,列全国电子企业百强第三名,效益第一名。华为在全国的名气很大,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是令全体员工感到自豪和乐观的。但是华为老总任正非联想到的却是泰坦尼克号出航前的欢呼,他考虑更多的是居安思危。他在《华为的冬天》一文里深刻剖析了华为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他认为第一个细节都会成为酿成企业危机的因素。他很推崇“还能改进吗?还能改革吗?”的观点,他认为就是要抓企业管理中的每一块“短术板”。华为老总的危机感,管理企业的严细作风,当是企业管理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26.
圈点     
华商1000大;电子信息百强排名出炉 华为盈利纳税双双登顶。  相似文献   
27.
白师 《中国外汇》2007,(2):83-85
“我们两家原来是同时创业的私营企业,人家后来找了个海外华人投资,摇身一变就成了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每年光所得税就比我少交一半。我现在不是人家的对手了。”在江苏南通做纺织品生意的秦先生在电话里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他盼望“两税合一”早日实现。为证实这个说法,记者专门查阅了有关数据,发现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企业是一家外资企业:“富士康”公司,它为诺基亚等做外加工,自2002年起“富士康”连续4年占据大陆出口冠军之位,但它的纳税额从来没有进入前10位;与之相反,纳税额排在第一位的是中资企业华为公司(其总部与富士康同在深圳),2005年交税38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透露,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局的专家曾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8.
渝京 《新财经》2007,(12):35-35
悲情缘由任正非让职工"辞职"的做法被很多人视为规避《新劳动法》的不良行为。任正非是企业领袖,他特立独行的铁血风格,创造了今天的华为。然而,一个被刻意营造出来的冷漠企业,又能在更冷酷的竞争环境中走多远悲情指数:***  相似文献   
29.
30.
蔡文清 《中国市场》2007,(50):42-43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却催生了一场企业突击"裁员"的风潮,难道这只是一部新法给企业和劳动者带来的"麻烦"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