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6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4421篇
工业经济   1674篇
计划管理   8482篇
经济学   5053篇
综合类   2527篇
运输经济   380篇
旅游经济   278篇
贸易经济   6935篇
农业经济   2077篇
经济概况   940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4篇
邮电经济   11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672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3272篇
  2013年   3116篇
  2012年   3365篇
  2011年   3928篇
  2010年   3580篇
  2009年   3149篇
  2008年   4279篇
  2007年   3557篇
  2006年   2496篇
  2005年   2639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探析“民工潮”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雪松 《经济师》2003,(5):43-44
“民工”是一个独特而矛盾的过渡性群体 ,“民工潮”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开始松动而又未解体的特殊背景下的产物。文章对“民工潮”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2.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是写得较好的一部。正是钱谦益、顾炎武、吴炎、潘柽章、黄宗羲和万斯同这几大家,造就了《明史》的血肉、骨骼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3.
言真 《河南经济》2003,(11):32-33
由于历史原因,古城区往往是所在城市的中心区,因此当城市发展需要扩张、改造时,古城区就被视为“黄金地段”而首当其冲,其结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却是毁灭性的。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国内三十几个城市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达成《北京共识》,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许多城市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遭受破坏的危险。  相似文献   
24.
25.
26.
略论西部大开发中城市形象战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施西部城市形象战略,有助于西部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带动西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施西部城市形象战略,应遵循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些原则,结合西部城市各自的特点,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7.
龙井问茶     
龙井茶与西子湖今天已齐名中外,当人们提到“西湖龙井”时,已分不清是指景抑或指茶了。但是脱胎于南宋画院画卷题名的老“西湖十景”中井没有龙井。1986年杭州举行了“新西湖十景”群众评选,西湖龙井被受到应有的重视。有趣的是,经过许多专家从2000多个提名中反复筛选而定下来的两个候选景名“龙井茶歌”和“龙井品茗”,却被两位年青工作人员所推翻,而代之以“龙井问茶”。  相似文献   
28.
朱江 《西南金融》2003,(1):55-56
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金融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回顾了金融统计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现行金融统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对金融统计进一步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白圭的经商之道在于以农业经济循环论为理论指导,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薄利多销,并注重按智、勇、仁、强为标准选用人才。白圭的经商之道不仅对古代商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现代商业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但这种继承是批判的继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决不是回复到儒家"德治"的老路上,也决不是要让儒家泛道德主义思想四处张扬。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一、立论基础不同中国哲学史上提出的法治与德治,究其根底,是与人生本质相联系的。孔子讲人性是相似的。孟子继承孔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本性。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但由于一些人被物欲所蔽,丧失了善性,这就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求其放心",即可恢复善性,这就是传统德治理论的人性论根据,这一理论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