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税负理论提出了公平税负、税收调节宏观经济及减税等一系列政策主张。我们应当从西税负理论嬗变的过程中发掘其蕴含的具有规律性科学理论和政策,但必须同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状况和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22.
马歇尔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代表,对于提高效率有影响的劳动力素质给予了充分重视。他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马歇尔分析了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中涉及到女性的解放和大学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培养精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之外,凡是愿意接受现行工资和现行劳动条件的劳动者都可以找到工作——古典学派的这一理论,被凯恩斯彻底推翻了。凯恩斯认为,造成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货币的存在是持续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减少或避免失业。循凯恩斯的思路,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效果未尽人意。考虑到具体国情,积极的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是可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4.
经济增长理论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领域,而真正能够把自己的主张理论化、体系化的,就要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算起。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派所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当今盛行的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制度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与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相比较,马歇尔的经济增长理论最明显的区别之处就是在考虑市场的时候,加入了需求方面的思考,并且在方法论中主要利用了主观主义以及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的方法,使人们注意到,生产并不是一切,只有供求平衡才能把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分配到最适宜的地方,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5.
论区域分异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去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活动积聚的主要动力是规模收益递增,通过积聚使经济个体享有外部经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则是经济行为离散的主要原因。这两种作用此消彼长,共同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学派认为自由市场可以使区域自动实现均衡发展。但是其过于理想的假设使该理论受到质疑。市场力量从长期来看虽然有使区域收敛的可能性,但是持续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却会抑制经济整体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抚平市场失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26.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古典学派理论所刻画的是本质上是物物交换而货币形同虚设的二分法式的经济,而凯恩斯所描述的是一个货币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货币经济。凯恩斯通过强调货币经济的不确定性本质,引入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构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货币和有效需求之间架设了一道沟通桥梁,提供了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有效需求理论框架,开创了全新的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27.
28.
股利政策同融资和投资一同构成了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许多的理论研究焦点是股利政策是否与股票价格相关;股利为什么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这两个问题展开的。逐渐放宽MM理论的假设前提,股利政策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与实证研究解释股利政策,但难以对实际中存在的现象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的名字是和《资本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马克思的一个很好的纪念方式,就是认清《资本论》和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就是认清《资本论》在马克思身后一百年来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30.
纵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强调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学派和强调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在经过多次交锋之后,各自做出了许多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