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67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财政金融   17276篇
工业经济   9036篇
计划管理   21818篇
经济学   14667篇
综合类   7371篇
运输经济   1383篇
旅游经济   270篇
贸易经济   34007篇
农业经济   4205篇
经济概况   213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5篇
邮电经济   677篇
  2024年   367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280篇
  2020年   1222篇
  2019年   1535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1586篇
  2016年   1998篇
  2015年   3196篇
  2014年   8615篇
  2013年   7319篇
  2012年   9572篇
  2011年   11275篇
  2010年   9324篇
  2009年   10081篇
  2008年   10943篇
  2007年   7978篇
  2006年   7601篇
  2005年   7539篇
  2004年   5600篇
  2003年   5577篇
  2002年   4878篇
  2001年   3316篇
  2000年   2966篇
  1999年   1106篇
  1998年   887篇
  1997年   609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438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吴汉嵩 《企业经济》2004,(12):58-59
入世给民营中小企业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民营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加强国际市场营销工作,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选择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时,要正视自身实力的不足,做到:产品有特色;价格有弹性;分销有效率;促销要创新。只有这样,民营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2.
103.
国际资本流动的区位导向与产业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资本的国际流动是区位导向与产业导向二维空间。二者之间既存在着差别,又是有机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利用外资量的增加和积累,为该国家或地区产业变迁、演进的能量积蓄;而产业结构演变又会影响该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外国资本投资流量。  相似文献   
104.
105.
当前,我国正在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技术手段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变化着的环境,我国商业银行要在认清形势、反思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国情,对现有的市场营销体系进行六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国际石油经济》2003,11(8):57-57
WTI布伦特迪拜I米纳斯塔皮斯辛塔大庆胜利 2000企 2001芷 2002焦 2002年7月 2002年8月 2002年9月 2002年10月 2002年11月 2002年12月 2003年1月 2003年2月 2003年3月 2003年4月 2003年5月 2003年6月 2003年7月 7月比上月,%7月比上年同期,%30.5025.8926.1026.9328.3429.7128.8726.3029.6133.1435.6033.4528.5028.2130.6630.70 0.1314.0028.6324.4525.0125.8426.6628.3827.5724.0828.8331.3232.7130.5424.9325.7727.5128.35 3.05 9.7126.3622.7723.7324.6725.2426.8026.3223.3125.8128.0229.9827.3823.5124.3825.5126.72 4.74 8.3128.9724.1…  相似文献   
109.
自 196 4年以来 ,中国对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发生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演变过程 :从基本的抵制到部分的参与 ,再到全面的参与。对于这一演变的原因 ,传统的分析存在着缺陷。通过建构主义视角的分析 ,我们发现 ,这一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在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上身份认同从“特殊核国家”到“一般核国家”的演变而演变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是态度演变即政策调整的原因。身份的认同及其转变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身份的认同是复杂的 ,其转变也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