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6430篇
工业经济   1377篇
计划管理   4297篇
经济学   2117篇
综合类   753篇
运输经济   115篇
旅游经济   22篇
贸易经济   5188篇
农业经济   889篇
经济概况   36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66篇
邮电经济   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1748篇
  2013年   1515篇
  2012年   2141篇
  2011年   2633篇
  2010年   1892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479篇
  2007年   2094篇
  2006年   1623篇
  2005年   1564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741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胡光华 《开放潮》2005,(2):42-43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商在国内频繁出手,尤其是去年底传出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将用2~3亿美元收购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60~80%股权的消息后,各界有关“中国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改制”的讨论极为热烈,一时人声鼎沸,众说纷纭。此时,“南孚”个案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32.
1993年.青岛啤酒公司抓住了一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成为全国首批九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并全面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几家原独立经营和生产青岛啤酒的企业,联合成立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分别在香港和上海公开发行了H股和A股股票,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约16亿元资金。在青岛啤酒看来,实现上市重要的不仅仅是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面对“开三停四”的日子,境外投资者在电的方面最关心的并不是电价,而是有没有电用。因为谁都会算,相对于开开停停这种高成本的生产状态,“高电价”根本就算不上高成本。  相似文献   
34.
新品导航     
《新财经》2005,(4):101-101
股市南京港于2005年3月25日起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为“南京港”,证券代码为“002040”。投资要点:●南京港(公司)位于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基本垄断长江南京上游所需原油的装卸业务,此外其成品油和液体化工产品作业量也居于周边港口前列。●南京港接卸能力充足,其未来发展取决于货物需求的  相似文献   
35.
《经营者》2005,(3):49-49
东北高速2005年1月15日公告称,公司3亿多元现金神秘消失,公司董事长张晓光因涉嫌挪用公款,目前已被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资料显示:自从东北高速上市以来,张晓光始终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相似文献   
36.
《山东建设》2005,(19):33-33
江苏远东集团日前在北京宣布,该集团和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获得成功,产品将在年内上市。  相似文献   
37.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规模日益扩大,在大量引进外来投资的同时,我国企业开始面向世界,走出国门,积极向境外投资。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积极性更为高涨,自觉地采取“走出去”战略,投资项目越来越多,投资区域越来越广,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不仅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8.
39.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18-19
内地大型企业上市活动一浪接一浪,令人目不暇给。无独有偶,近年筹划上市的内地金融企业,绝大部分在上市前均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做策略投资者。这种现象引起部分内地市场人士关注,认为是贱卖中国银行业资产,向外资让渡国家利益等等。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改革金融业不可避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0.
宝钢集团于2004年8月12日推出增发方案后股价大跌,与2003年11月18日武钢增发方案推出时的市场表现大相径庭。两者整体上市模式基本相同,为何反差如此之大?本文试图从其“增发方案是否存在让利”,“融资量是否为市场所容纳”,“拟收购资产是否高质量”三个方面找出其原因所在,也为当前欣欣然的“整体上市”热潮敲一下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