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6篇
计划管理   2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9月初,距离“汽车三包”正式实施还有一个月,多数主流车企一包括上汽集团、大众集团、东风标致、广汽三菱、北京奔驰等相继宣布提前执行规定,消费者购车可提前享受“三包”政策。而且,部分车企甚至实施了严于国家“三包”政策的质保标准,把整车质保延长至3年或1027公里。  相似文献   
32.
《上海企业》2012,(2):6
在去年12月份的2011广州国际车展上.大众集团发布了全新的夏朗。在等待了近2个月时间后,这款新车型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预计2012年2月上旬到店。届时,上海腾众将全面接受预订.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到店亲自品鉴。销售热线:400—8200—410  相似文献   
33.
大众集团为何总想“解决”掉手里的超豪华品牌?是嫌弃还是为了筹钱?在燃油车时代,多品牌且定位不同的丰富车型无疑是大众集团增长的最强双翼;但在电动车时代,那些曾经高附加值的超豪华品牌反而成为大众集团转型之下的一大阻力。  相似文献   
34.
继2009年中国在汽车销量上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后,中国车市就一路井喷。纵观市面上受追捧的各类车型,其中卖的最火的恐怕就是SUV了。2009年的中国还成为了大众集团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大众集团雄心勃勃,计划到2018年成为全球最强,旗下新途锐就是大众向顶级豪华SUV进攻的产物。  相似文献   
35.
正很多领军公司已经形成可复制型兼并购能力并通过一系列收购助力业务增长。所有这些收购方拥有的共同特征是对这种能力持续进行制度性投资,正如从零开始建设营销或者制造职能所做的一样。如果你开始着手组建一家覆盖全球的市场领军啤酒公司,你可能不会选择约翰内斯堡(南非)或者圣保罗(巴西)作为"起飞坪",而这两座城市实际上是全球最大两家啤酒公司南非米勒和百威英博当初起步的地方。这两家公司从最初的中等规模发展为撼动世界的巨头,二者目前合计占有全球啤酒市场约30%  相似文献   
36.
<正>北京车展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车展带给我们的首先是车。参展汽车1134辆,全球首发新车118辆,概念车71辆,新能源车79辆,这些高技术含量的展品,代表了国际最新潮流,真正起到了全球汽车风向标的作用。这些创造历史的数据地球人都已知道,我重点想说的是,除了车,我们还能读懂什么。首先,我们看到了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展  相似文献   
37.
数字对对碰     
《经营者》2012,(1):24-24
40个车型 从新款奥迪A3开始,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将有超过40个车型采用标准化通用零部件,例如车桥、转向柱和底盘等。标准化零部件将惠及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亚特等主要品牌。未来大约每年将有350万辆中型车及小型车共享通用零部件,在大众集团全球销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藉此每年节约50亿欧元。  相似文献   
38.
杨坚 《汽车与社会》2011,(33):24-24
大众将区域市场与旗下多品牌相结合,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以巩固在华优势。支撑它能很好执行这一战略的是,大众集团整合后的强大研发资源,以及正在实施的模块化战略。这是大众区别于其他跨国车企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39.
吴迎秋 《英才》2013,(3):134-134
文德恩如同”差速器”,恰如其分地把皮埃希的激进想法略微“调和”,让集团内部各方能够接受。 众所周知,大众集团只有一个“教父”——皮埃希家族的代表、一言九鼎的集团监事会主席费迪南德·皮埃希。  相似文献   
40.
何鼎弘 《经营者》2013,(11):38-42
最近几天,大众集团在日本进行了新一轮的DSG召回,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3月份的中国大陆地区集中召回。面对召回,应该如何进行,听《汽车消费报告》为你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