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1篇
经济学   73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56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1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2008年,我们见证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威力。2009年,我们将面对更大的挑战。 商用车市场将遭遇国内需求下滑、国外需求下滑、国Ⅲ排放实施带来“提前消费”后的市场景气度下滑。汽车行业继2004年之后,再次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152.
王爱民 《经济师》1999,(1):25-27
一、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失业问题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失业现象。因此,失业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现阶段对我国来说,由于正处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3.
154.
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并不是弧立的,而是与一个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相联的。造成我国失业问题如此严重,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因素有很多,有历史的、体制的、企业的以及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可以说,我国的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症。对此,我们必须坚持辩证观点,既要看到其存在的长期性,又要看到解决其的艰巨性,宏观地分析原因及其社会影响,同时要对症下药地寻找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失业人口,降低失业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5.
156.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基数庞大,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明显,就业压力特别紧张,很长时间以来,失业困扰着我们的社会,给人们心头留下巨大的阴影。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失业现象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失业的发生在人类历史上有其客观必然性。本文主要就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7.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在当前就业工作中,既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失业问题,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职业空位与失业并存,一方面存在大量失业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行业的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招工难、就业难的矛盾同时存在。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缓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与用人单位要求相适应;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企业需求,部分专业就业面过窄;  相似文献   
158.
什么是农民工的“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地权与“民工退路” 去年10月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并不是在反危机的背景下形成的,但10月后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农民工失业问题很快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热点,也给本来并不“明晰”的政策带来了新的变数。最近一些政策发言人强调:必须给失业农民工留出“退路”。我认为这个提法很好也很及时。  相似文献   
159.
刁乃莉 《活力》2004,(2):15-15
广大群众对2004年我国社会形势持怎样的看法,中国的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日前黑龙江省社科院《2004年社会形势预测与分析》课题组带着这些问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省直、哈尔滨市直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200名办事员(科级以下干部)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广大群众最为关注  相似文献   
160.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的处理,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中解决冗员问题的“瓶颈”,因而成为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关注的重点。由于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不单纯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劳动力重组、市场就业、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复杂问题,人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而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关系的处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