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浙商》2013,(7):26-27
习近平、李克强两会精彩讲话摘录深呼吸为什么成了百姓最幸福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害。这些年我们治理太湖、瘦西湖就花了很大力气.  相似文献   
112.
张毅 《中国报道》2010,(4):110-110
透视西汉的"央企",盐铁官营是当然的理想范本——它折射着那个时代"官商"最清晰的脉络与"国家主义经济"最深刻的理路。  相似文献   
113.
在清末主流企业创办形式由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向商办的转变的背景下,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却由当初的商办流变成绅领商办,其深层原因在于,在官本位社会,民间资本与政府的关系具有矛盾的双面:政府在财政压力下希望民间资本的扩张,另一方面又惧怕民间资本的扩张;而民间资本一方面排斥政府的控制,另一方面依赖于官资源的支持。本文通过考证清末企业组织形式中的官商关系以及大生的组织变化,旨在说明,健康的官商关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形成这一共识对当前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曹胜高 《新远见》2009,(12):92-97
古代中国,战略上重本轻末,意在减缓商品过度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破坏;经济上以富民来富国,意在警惕国进民退成为盛衰的拐点;社会上均富济贫,意在避免贫富差距多大导致社会动乱;行政上执两用中,意在兼顾治理的公平和效率。回过头来审视这些传统治道,会发现有许多思想和行政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着我们的决策习惯,影响着我们的治国思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15.
面对陈九霖的故事,我们仍然只能回到官商结合的历史模型来加以分析。站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层面看,毫无疑问,官商不分家是中国企业面对的困境。本质意义上,这就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难成气候的原因。症结仍然是基本的分工命题,政企分工各司其职虽然政府已提倡多年,但迟迟不能得到尊重。尤其是经过金融危机之后,今天的中国,政府有那么多外汇储备,财政收入年年看涨,  相似文献   
116.
邓宏图 《经济学》2003,2(3):531-554
本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117.
中国的经济总量能够跃居世界第二位,民营企业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民企还要向前发展,现在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技术创新;第二是体制创新,民企还存在着必须马上告别“官商合作”的体制问题,民企是靠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支撑起来的;第三是理念创新,民企是草根经济,正因为是草根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8.
历史上的"官商":一个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揭示了古代社会"官商合一"制度的普遍性实源于赋税之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古代政府用"行政效率"替代"经济效率"并追求最大化,因而用"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取代"民间自由经商",其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的权力基础,解决财政危机。此外,古代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乃是"官商合一"的制度安排在土地私有制下逻辑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