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210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265篇
经济学   190篇
综合类   176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59篇
农业经济   52篇
经济概况   3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薛天德 《魅力中国》2014,(12):302-302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重新认识宪法的重要性,明确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在于依宪执政;明确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政文化建设,完善宪法实施的监督机构和运行机制,及时纠正不符合宪法规定的各种违宪行为。  相似文献   
62.
郭玉川 《魅力中国》2014,(15):14-15
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后,努力突破各种限制,积极推动日本的“正常化国家”进程。一方面,安倍推行“价值观外交”,拉拢东盟国家,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广泛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期望进一步提升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而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日本竭力扩充军备,加强在西南岛屿方向上的军事存在,并在各种场合下鼓吹“中国威胁论”,为修改和平宪法寻找借口。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当前的国家战略定位。即实现日本的国家正常化。其核心就是日本对军事和政治大国的追求。  相似文献   
6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就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中入手,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64.
金龙 《东北之窗》2014,(20):18-19
正自2012年野田佳彦政府将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到今年安倍晋三政府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放开武器出口三原则,向澳大利亚出口潜艇技术、向菲律宾和越南赠送舰船,购买美国F-35隐形战斗机等一系列明目张胆扩充军备的举动,使日本否认历史事实、推翻战后世界秩序、复活军国主义旧梦的野心昭然若揭,对二战中饱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亚洲人民及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构成了巨大威胁。历史的渊源  相似文献   
6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关于当前中国法治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强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66.
徐豪 《中国报道》2014,(12):19-21
建成法治国家,保守一点估计,要到2050年。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主要的缺陷。宪法监督机制是未来建设法治国家的突破口,是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67.
徐豪 《中国报道》2014,(12):80-83
今年的12月4日,对83岁的陶和谦与81岁的李步云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决定指出,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具体而言,它是指人们关于宪法的知识、思想、观点的认知、评价及感受等的总称。宪法意识包括宪法至上意识、权利意识、守法意识、监督意识等方面。在当下,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宣传普及等方式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69.
张肖 《魅力中国》2011,(7):316-317
前言:宪法作为一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部门法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它的显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宪法的发展历程对其他部门法的发展及完善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具有更多“涉宪性”的刑事诉讼法。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只有通过双向的良性互动才能适应现代法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0.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天津市宁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六五”普法工作,把“六五”普法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了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机构,召集专门会议,把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宁河建设工作纳入了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和本地区本部门党政综合目标责任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