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0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目标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紫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现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92.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建立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管理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龙超 《经济问题探索》2007,(12):158-162
股市的不完全理性使股市的宏观调控成为必要.股市的宏观调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股市的过度繁荣或者过度低速实施的调控,二是针对股市突然的大幅下滑或者重大事件对股市产生负面冲击实施的调控.股市的平均静态市盈率可以作为第一类调控的中介目标,当这一指标低于既定的合理范围的上下限时,实施提升或降低股市税率的调控;临时性的货币政策措施用于实施第二种类型的调控.股市税率的调整应采取小幅多次微调的方式进行,以避免调控力度不当对市场造成伤害.管理当局应该预先向市场明确调控的规则,以便市场形成明确的调控预期,保证股市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4.
<正>在基础数据层面全链条治理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让金融统计分析更"实",更"全",更"快"和更"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应用,为金融统计分析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球主要央行在金融统计分析方面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分析经济金融运行、预调微调货币政策、前瞻识别金融风险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95.
近来楼市又不平静。本来芜湖新政被紧急叫停,再度彰显出了中央坚持楼市调控的决心,令楼市形势一度明朗化。然而,上海"限购新解"横空出世,立刻又惊起了一滩鸥鹭,地方微调蠢蠢欲动,地产股应声上涨,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回升,也增加了购房者对房价可能由此反弹的担忧。  相似文献   
96.
《海外经济评论》2009,(33):12-14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0日】近期,种种迹象表明,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中国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是从防范国际“输入型”通胀风险和国内流动性不断扩展等因素叠加在一起考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哈里 《大经贸》2011,(12):10-10
部分市场观察人士近期认为,中央政府将对现有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支撑他们作出上述判断是他们坚信,2012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放宽房地产调控不会导致2009年房地产市场“一飞冲天”的光景再度上演:与此同时,2011年房地产市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调控,已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债务风险,由此增加经济放缓风险及相关的失业问题,正在引发更多的担心。  相似文献   
98.
基本观点 &#183;虽然近期中央高层和央行多次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7月份以来货币政策操作初现收紧迹象。  相似文献   
99.
中国经济出现复苏,政府层面强有力的政策应对功不可没;而以再杠杆化为手段的急剧信贷扩张。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甚至是天量资金;而投资拉动的巨大作用更是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0.
7月8日,央行再度宣布重启已停发良久的一年期央票,随后,又以非公开的方式启动了过去用以对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警示的定向央票发行。所有这些行为,均明确宣示了货币政策的强势微调。而如果站在未来1-2年回望,则很可能是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最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