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财政金融   160篇
工业经济   91篇
计划管理   593篇
经济学   507篇
综合类   297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62篇
贸易经济   1083篇
农业经济   157篇
经济概况   3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9篇
邮电经济   3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网络购物的渗透率较低,感知风险较大是阻碍消费者采用网络购物的重要原因。感知风险的构成较为复杂,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论和消费者访谈,提出网络购物感知风险主要由群体风险、功能风险、信息风险、售后风险、时间风险、健康风险、隐私风险构成,并针对每一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减消策略。  相似文献   
122.
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会形成特殊的老年消费群体,上海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取得很大进步。旅游产品的服务对象是旅游者,这要求旅游企业从旅游者角度出发,发现旅游者所追求的感知价值,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本文从实证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出节事活动要吸引旅游者,需要从质量、价格、情感和社会四个角度不断提升感知价值,并对今后大型活动的举办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采用似无关回归法分析了河北省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后的购买恢复阶段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风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风险态度主要受个人经历和特征因素的影响,而其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则显著地受阶段性因素的影响。新知识的积累和新信息的搜索都可以显著地促使消费者降低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同时,在购买恢复阶段,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略低于对国外品牌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且受教育水平和信任因素对两者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感知风险与其风险偏好程度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对政府和企业促进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后恢复购买具有导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4.
利用对中国东部和中部6个省份207户食用菌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例,本文分析了农民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价值感知状况,并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对食用菌栽培废料的价值感知有助于改善其对食用菌栽培废料的处理行为;农民个人特征因素中,是否参加农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显著影响农民对食用菌栽培废料的价值感知,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是干部、是否具有专业技能则影响不显著;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到最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距离、居住地附近道路等级显著影响农民对食用菌栽培废料的价值感知。  相似文献   
125.
孔逸萍 《现代商业》2011,(9):199+198
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必须顺应着这种趋势进行自我改革。网络营销仿佛雨后春笋一般,直接冲击着传统的营销策划方式。另外一个方面,网上购物的热潮逐渐在升温,这充分展示了网上业务发展的广阔前景。与此同时,网络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在消费的特殊化个性化需求也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据统计,中国当前的网民规模达到了4亿,并且网上消费者的数目也在与日俱增,本文从专业化的角度对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网络营销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一、图式理论 1781年,德国著名哲学家Kant 提出"图式"概念,认为图式是人的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在他的著作Remembering(<记忆>)中将"图式"定义为人们在大脑中储存的过去的动态经历,是一种不断积极发展的模式,图式理论随之诞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其核心概念即:人们已经在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已知信息(背景知识).这些信息是动态的,一旦遇到新的信息,就会与新信息产生积极的交互活动,从而提高对新信息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7.
旅游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就街津口赫哲族乡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28.
《中国流通经济》2017,(7):91-102
以计划行为理论等经典消费者行为模型为基础,可系统探索消费者占有的一般性、专业性及专门性可持续性知识对其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抽取558名典型消费者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占有的可持续性知识对绿色消费行为存在积极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可持续性的感知是可持续性知识影响消费行为的中介变量,它完全中介了一般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部分中介了专门性知识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者一般性知识与专门性知识并不对立,互相关程度较高。一方面,该研究揭示了绿色消费行为的知识驱动机制,为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构建;另一方面,该研究为绿色营销及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9.
正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具有巨大的市场效益,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正如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迅猛融合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物联网也将发展到与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程度。物联网技术是融合了传感器、计算机、通信与互联网等信息及相关技术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应用。其技术组成体系涵盖了智能感知、可靠传输、智慧支撑以及管理应用等诸多层次,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0.
《楼市》2014,(15)
正在一些室内人群活动状态不规律的场所,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人多动作大的时候,屋里又闷又热;人少动作小的时候,屋里又变的冷飕飕。这是因为我们的人体本身就相当于一个热源,会随时向外界辐射热量,运动量越大,辐射的热量越高,所以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随着人的数量的多少和动作的大小,就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温度影响。这个时候,如果室内的空调保持固定的运行模式(包括送风温度、风速、风量),就会出现前面说到的情况,即屋里人多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