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576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426篇
经济学   356篇
综合类   194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74篇
农业经济   113篇
经济概况   5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社会转型视域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利丽 《特区经济》2011,(10):162-16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对农村原有社会救助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价值取向、政策规范、救助方式、管理手段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社会转型这一视野下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分析了社会救助理念、贫困生成机制、社会结构、政策取向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提出了创新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2.
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自2005年开始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暂行)〉的通知》,实行对农村困难家庭居民的制度化保障。科学合理确定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认真核算家庭收入.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在发展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相似文献   
63.
试论我国司法救助之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救助制度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固定下来。司法救助制度具有扶贫助弱、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等价值,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保障,需要有关机关监督管理,需要有专门经费和人员作保障等。  相似文献   
64.
论失业保险制度模式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业保险制度模式的改革,应赋予其新的含义。未来的失业保险制度,应以关注失业人员个人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激励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时代,结构性失业尤为突出,大量失业人员的出现不可避免,失业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了怀疑。文章驳斥了废除失业保险制度的做法,提出了新的构想,即建立不同于传统的失业保险制度模式,强调关注保障长期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提供再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5.
本文使用2021年广东千村调查数据,基于广东省民政厅制定的低保户认定细则,测算了广东农村地区的低保瞄准效率,探究了导致低保瞄准偏差的原因,并进一步估计了瞄准偏差对低保救助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如果严格按照广东省低保户认定细则,低保的漏保率为89.5%,错保率为35.3%。当进一步考虑残疾人的事实贫困时,低保的漏保率为87.8%,错保率为23.3%。本文测算的漏保率水平与现有文献的发现相当,但错保率处于较低水平。其次,错保可能与乡村扶贫政策间的非有效衔接,以及部分家庭中有残疾成员相关,但无明显证据表明与精英俘获有关。漏保则可能与低收入家庭过高评价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对低保政策不了解相关。再次,瞄准偏差会削弱低保的减贫效应,产生福利依赖效应,并降低居民对基层治理能力的正面评价。最后,修正瞄准偏差后,低保在降低物质多维贫困、降低家庭中有未工作劳动力的概率和增进基层治理正面评价三方面的效应均有所增强,增强的效应分别占修正瞄准偏差前低保户样本均值的8.8%、55.3%和7.8%。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有效衔接各类扶贫政策、完善“政策找人”机制、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是提高瞄准效率、增强低保...  相似文献   
66.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标准、资金筹集与管理等对于我国实施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需要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细化家庭收入核定标准;建立门类齐全的救助制度框架;加强救助者自身建设,提升救助效率。  相似文献   
67.
刘鹏 《农家之友》2009,(20):95-96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指国家对于受到特定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据考证。早在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中就有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记载。关于刑事损害补偿的思想最先由被害人学的创始人门德尔松率先提出,在1957年英国大法官玛格丽·弗瑞女士提出了建立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问题,并于1964年颁布了《刑事伤害补偿计划》,1994年通过了《刑事被害损害补偿法》。在1963年,新西兰根据本国实践的需要,率先建立起刑事损害补偿法庭,并于1964年制定了第一部专门关于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犯罪伤害补偿法》,开创了对刑事被害人实行国家补偿的历史先河,之后许多国家都纷纷效仿新西兰建立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8.
中国多年的社会救助改革始终处于零散保障阶段,近年来才开始了零散保障向系统保障的迈进。究其根源政府政策和职能的不健全是主要原因,但是社会救助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取向也是制约社会救助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解社会救助的系统保障与公平效率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文章从相关概念入手,对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社会救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公平与效率统一下研究系统化的社会救助体系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高校特困生教育救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贫困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如何拓宽有限资源的救助面是当前国家、社会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现行教育救助体系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该建立健全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体系和特困生社会救助(教育救助)体系,而建立教育保险是一条解决未来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教育救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0.
刘欢刘超 《商》2014,(18):143-143
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中,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缓解城乡贫困居民看不起病的难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就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