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47):27-28
【印度《印度教徒报》11月10日】对于新世纪印中关系的积极评价主要是出于迅猛发展的双边贸易关系。印中双边贸易额今年年底将突破200亿美元大关,两国的企业代表团开始为了投资而频繁往来。分析人士认为,班加罗尔和上海,而不是新德里和北京,将决定印中关系的未来。但是,新德里最近要求对中国的投资进行特别安全审查,这给未来两国的双边经济关系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2.
《出租车之家》2004,(12):13-13
当代最勇敢的出租车司机要数波黑战争中萨拉热窝市的出租车司机杰伦卡。战争使萨拉热窝市300多辆出租车偃旗息鼓,司机大都上了战场或避走他乡,惟有杰伦卡驾驶着他的出租车,在枪林弹雨中坚持运营。这辆“独行大侠”多次被炮弹掀翻,车身亦是坑瘪无数,但杰伦卡先生却毫发无损。  相似文献   
13.
媒体速览     
正40年来飞机巡航阶段极端事故发生率为9%马航客机MH370失联再次令世人对航空飞行保持警惕。不过,过去的40年,飞机旅客增加了10倍,但因意外或恐怖袭击造成的空中灾难伤亡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航空比其他所有形式的交通方式都要安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乘坐汽车的死亡概率是飞机的180倍。MH370是在巡航时段消失的,而据荷兰独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高昱 《商务周刊》2009,(8):10-10
2004年11月《商务周刊》出版他的第100期时,我曾在社论中写到:“吁首过往4年多,世界与中国变迁之剧,超过公元千年,然而历史长河之长,我们仍没有绕出赫尔岑在19世纪《钟声》杂志上诵出的诗句:‘我们正处在既来自过去,又达不到将来的中间环节,我们既看不到黄昏的晚霞,也看不到黎明的微曦,未来的人啊,你们也许永远不可能理解我们。’”  相似文献   
15.
居住在莱茵河畔德国科隆市的莱菲女士,于2010年圣诞节前夕的一个周日弥撒,提前来到科隆大教堂,进行了她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告解。告解的缘由事关她那颇具叛逆性格的儿子坎贝的婚事。坎贝在孩童时期由其父母携进教堂进行了领洗,然而,坎贝成年后几乎从未踏进过教堂。坎贝参加工作后,每周的薪水单上总会出现6.58欧元的教会税(Kirchesteuer)。坎贝瞒着  相似文献   
16.
当时尚评论教母Suzy Menkes说:The bag is over,cue the hit shoes。(包包玩完了,全神贯注在鞋子上吧。)只见越来越多女人献身成为鞋教徒,无论经济是  相似文献   
17.
因为贫困,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徒将其归咎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宗教,往往"理直气壮"地诉诸暴力手段以求改变现状。印度阿萨姆邦的民族冲突再次震动国内外,从7月19日该地区穆斯林聚集区两名学生被不明身份的枪手射杀,到7月24日晚上,这场冲突已造成32人死亡,逾20万人逃离家园,至少60个村庄被完全焚毁,过境列车遭遇袭击。民族、宗教冲突是印度的老大难问题,仅2008年,印度就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656起,其中4起发展成骚乱,死亡123人,2272人受伤。多年来,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印度民族、宗教冲突所潜藏的巨大破坏力,在可预见的未  相似文献   
18.
凌平 《经营者》2007,(19):11
<正>落马——最不体面的离开方式。对2007年一些落马的高管来说,现实是残酷的,昔日光环已完全褪色。那些曾经雄霸一方的企业高管们,他们在各自曾经叱咤风云  相似文献   
19.
郭华东 《黑河学刊》2011,(10):24-25
天主教教徒进入美国后,长期处于新教徒主导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之中,其发展经历了颇多曲折。新教徒的态度与行为成为左右其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内战前的几十年,天主教教徒在美国的处境尤为艰辛。这期间天主教教徒与基督新教徒摩擦不断,冲突时有发生。梳理这一时期天主教教徒的处境,有助于认识当时美国的宗教格局,也可在较微观层次上,加深理解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恒河之魅     
张烨 《秘书》2012,(12):39-40
恒河,印度四大圣河之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印度的母亲"。印度教徒将恒河视为天上的神(湿婆)洒在人间的甘露。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就有一段"恒河的起源"的故事。恒河,以其深厚的宗教意蕴和文化内涵闻名世界,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吸引四方游人。今年年初,我从举世闻名的"性庙"所在地克久拉霍搭乘飞机前往圣城瓦拉纳西。这是一座古老的名城,位于印度北方邦恒河中游,其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公元7世纪我国高僧玄奘大法师曾到过此地。在印度,瓦拉纳西犹如耶路撒冷一样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虔诚的印度教徒认为人生有四大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