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595篇
工业经济   173篇
计划管理   1560篇
经济学   708篇
综合类   1128篇
运输经济   78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418篇
农业经济   219篇
经济概况   24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教师能利用游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游戏教学法又符合学生当前认知特点,满足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2.
韦炳春 《魅力中国》2021,(6):292-293
作为教师,应紧密联系实际,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长期不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3.
曾晓云 《大陆桥视野》2012,4(8):90-90,92
如果在教学中不注重数学思想的启发引导和运用,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对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与归宿都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4.
高志林 《活力》2005,(6):252-25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工作者积极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5.
136.
数学建模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关键的一环,而数学建模在培养数学素质方面既十分必要,又十分有效。它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正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这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大事,标志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基本制度完全整合,必将促进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融合,为制度之间的衔接打下坚实基础,让亿万参保群众从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中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38.
韩平 《魅力中国》2021,(17):207-208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辅助工具,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9.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转型,为了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我国财政部制订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时间为2019年1月1日.其中,事业单位在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其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得到一定转变,而新旧制度在衔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整改.对此,研究分析事业单位衔接新旧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展示背景,以史激趣,引发”再创造”的动机,刨设情境,设置悬念,唤起“再创造”的动机,追求和谐,以美激发“再创造”的愿望,最后引导学生以数学现实为基础在数学化过程中“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