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人做事历来含蓄,对于宣传,很多时候不是不重视,而是不习惯。所谓"润物细无声","水到自然成",是我们沿袭的思维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我们崇尚的做事境界。可是仅仅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秋天不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相似文献   
72.
《千字文》从形式特征来说,适合职校生阅读;从其丰富的内容来说,能满足职校生的人文需求;从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说,有助于对职校生进行思想熏陶;从文中所提及的技术类知识来说,可使职校生了解中国的技术发展史,增强创新意识。因此,应当重视起蒙学读物对于当代职校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凭轩听雨     
舒星 《市场周刊》2011,(8):124-125
又逢暮春,但天公不作美.清晨久违的霞蔚庶几二刻钟被云翳掩盖。且夫这霏霏的霪雨哦,弥足醇香,予以了这数亿亩干旱的大地即时的救赎。所以.自己的情愫也如同春风化雨浓烈的令人心醉憔悴.自然便有了这种“扒桥忘水流”的心情了。  相似文献   
74.
文心 《市场周刊》2011,(8):88-88
他那执剑浪游的侠骨.飘然欲去的仙气.狂饮高歌的豪情.歌风咏月的野趣.以及那斗酒诗百篇的天纵奇才.一醉累月轻王侯的恃傲.千古无有出其二者。  相似文献   
75.
《秘书工作》2009,(1):62-62
电子读物:《秘书工作》全文电子版(1985年—2008年)。《国学典藏》包括十三经;25史及野史;儒墨道法释兵家著作90余部;类书5部;历代笔记37部;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对入选"我最喜爱的桂版图书"的《农民上网做生意经验方法技巧》一书的内容结构、呈现形式、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分析,从中得到开发农民图书选题的一些启示:"识"中求"实","实"中有"时"。  相似文献   
77.
张培梁 《理论观察》2010,(2):F0003-F0003
播音有声语言艺术之美,是播音员追求的理想境界。创造优美、崇高的有声语言与培养提高审美功能,是播音员达到有声语言艺术之美的条件之一。 优美.是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所从心理上把握和体验、积累的一种美感。优美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比如自然界和人、动物的声音、乐曲、歌声等。  相似文献   
78.
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一、在明代,官营出版印刷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到了清代,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约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广,其次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改革。三、在明代年,生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的比重。明代中期以后,以牟利为目的、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日益发展,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的主流。四、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生产所需的原料(纸张等)要依赖外地供应源,而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印刷品)则依赖外地市场。以上四个变化,表明江南的商业出版印嵋业在明清时期有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9.
落子有声     
商场如战场。家电业堪称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董明珠所领军的格力空调能够在其间杀出重围且绝对优势凸显,是个值得尊重的样本。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看似平静的市场瞬息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战机可能稍纵即逝。董明珠只能怀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崇敬的心,不断攻城略地。她没有退路,只能迎面而上、如履薄冰。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80.
秦德君 《楼市》2012,(21):22
富春江景色秀丽。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展现的画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可是,富春江有名,不仅是因为它的独绝秀色,更因为江畔坐着一名高士,"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这一钓,悠悠两千年,这才是富春江美丽社会图景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