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27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8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01.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煌煌巨星。他的光芒一直辉耀着古代诗坛。被誉为“诗仙”。他以天纵之才,谱出雄奇瑰丽、豪壮奔放的诗篇,反映着盛唐的时代精神。天宝初堆,他来到泰山,留下了他在那一特殊时期的心路历程,成为泰山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相似文献   
202.
禅诗二首     
金粟如来是后身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相似文献   
203.
匡山位于小清河南岸,海拔80.8米,距最近的粟山约2公里,是齐烟九点中最西边的"一点". 匡山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因山体形似方筐,就称为"筐山",后来因为"筐山"有些俗,又改称为"匡山";有的认为山名得于山上多方形如筐的大石. 传闻山上曾有座始建于唐代的"匡山禅林",历代都有重修,最终毁于1948年.幸好清人郝植恭在其游记中为我们留下了当时扩建匡山禅林时的情景:……入门就是前殿,祀奉水官大禹.后面是正殿,祭祀碧霞元君.东院后部有北堂三间,还刚刚开始修建.……西面禅堂则刚刚修好,还没来得及打磨涂漆.……从正殿西北转过去,又是一座院落,里面矗立着一块大石,半蹲半伏,扭头回顾,旁边的人说是白虎石.天气干旱的时候,当地人就用火焙烧石头来祈雨,经常应验.再向北,有李白读书堂…….  相似文献   
204.
李白的诗歌具有卓尔不群、主观色彩浓厚、想象奇特的艺术特色,他一生性情豪迈不羁,诗中多寻求单纯旷达的意境,从不同侧面成就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他创作的很多诗文,既描绘了开元盛唐的超级繁荣,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层的腐朽和没落,表现出傲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进步倾向。他的思想耐人寻味,既愤世嫉俗,对统治者表示不满,超然物外,同时又关注国家命运,积极入世。他的诗作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极致,对我国诗歌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5.
李白的人生遭际之所以以曲折复杂著称于世,其根源在于他思想和性格构成的复杂。本文试对李白的思想性格构成之诸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欲以明了造成太白先生人生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6.
《今日重庆》2012,(6):80-83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位生在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把他的感慨留给了后世。 历史没有“如果”。非要做个假设的话,只能说,假如李白生在当世,即便依然沿着“蜀道“游历,他却再也不会有《蜀道难》的绝唱。  相似文献   
207.
巴蜀文化对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分析认为,李白的诗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浪漫主义.巴蜀文化是我国重要的区域文化,其中尤以神秘、神圣、智慧、浪漫、和谐五大特色文化属性最具代表性.李白生长在四川,盛唐巴蜀地区这一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李白的诗歌影响巨大,分析其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巴蜀文化的关系,无疑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李白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8.
离题远点,看一个多一"点"的典故。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内蛇山之巅,据传最早为三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建。此后,该楼屡毁屡建,各朝代之黄鹤楼虽不尽相同,但都耸天峭地,重檐叠叠,辉煌瑰丽,成为历代名人争相登临观赏之地。今日的黄鹤楼是一组新建的仿木结构建筑,壮丽宏伟,崇楼五层,重檐五舒,覆以黄瓦。楼下许多牌楼、匾额、石刻为名人题写。其中,李白题写的"壮观"二字苍劲有力,每每引得游人驻足。不过,  相似文献   
209.
《安徽省情省力》2010,(4):45-45
公元775年,李白客居宣州。距此地百里外,做了十三年县令的汪伦,退隐在泾县的桃花潭畔,他一直倾慕李白的大名与诗才,听说李白到了宣城便托人传书邀请他到泾县来,信是这么写的:“先生好游乎?  相似文献   
210.
诗仙李白,一个伟大的才子,满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但却终其一生没在政坛上叱咤风云,这是为什么?本文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他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针对主观方面深挖根源,以便给我们提供经验教训方面的借鉴。李白的失败使我们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