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0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财政金融   7977篇
工业经济   2321篇
计划管理   7997篇
经济学   8628篇
综合类   3189篇
运输经济   747篇
旅游经济   200篇
贸易经济   8768篇
农业经济   4558篇
经济概况   1477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6篇
邮电经济   225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902篇
  2015年   1400篇
  2014年   3734篇
  2013年   3380篇
  2012年   4265篇
  2011年   4638篇
  2010年   4335篇
  2009年   4529篇
  2008年   5049篇
  2007年   3864篇
  2006年   3451篇
  2005年   3230篇
  2004年   2125篇
  2003年   2329篇
  2002年   1838篇
  2001年   1686篇
  2000年   1646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533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991.
神山是广西岩溶地区民族植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神山”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小气候、改善区域环境、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针对岩溶地区“神山”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保护“神山”,恢复岩溶地区植被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加快“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 促进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是促进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必要途径和手段。京津冀应借助产业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的互功效应,促进“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产业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993.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动力.我国目前应该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税收政策是被广泛采用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手段,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生产型增值税的制约、"特惠制"的税收政策时自主创新的不利之处等.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措施成为当务之急,建议通过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改革措施,旨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4.
马勇  王焱 《经济导刊》2007,(12):43-45
目前,旅游业成为很多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省、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比如江西省,已经在十一五规划当中提出"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强省和旅游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995.
长三角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二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和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地区之一。2005年,长三角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10.82%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37%的国内生产总值(表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71美元(表2),是国家1728美元的2.07倍。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373美元、3029美元、3381美元:分别是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69倍、1.75倍、1.96倍。2005年,长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达到了5053.29亿美元,是2004年4132.86亿美元的1.22倍。上海、江苏、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2%、10.02%、7.33%。长三角在中国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统计资料显示,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占全国的比例却从2004年的24.99%变为2005年的22.37%,下降了2.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96.
公共支出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迅  余杰 《财经研究》2005,31(12):5-17
文章首先应用随机前沿方法,估计了我国31省市的时变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能显著地降低技术效率,而提高公共支出的组成部分占GDP的比例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现实意义就是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对我国的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其次,计算了我国31省市的技术效率,结果发现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较大,而且在进一步扩大之中.再次,对TFP变化率进行了分解,分析表明: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东中西部三地区看,对技术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都是规模经济性,而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影响较小.最后,根据我国目前以规模经济性对TFP变化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指出从公共收支视角来提高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对TFP变化率的影响,缩短东西部技术效率的差距,是一条高效率的公共支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经济》2005,(12):62-63
一、地区生产总值前9个月累计达13981.6亿元,10月按工业增加值实际值回归为1774.38亿元,以2000年以来月度时序值外推,全年生产总值为19442.59亿元,名义增长回落为21.22%:按年度数时序外推,全年值为18453亿元,增长15%:时序预测值按两者平均,GDP1=18947.8亿元,增长18.13%。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与吉林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加以比较并分析吉林省存在的差距,借鉴发达省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999.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着不同的路径选择,文章首先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特征与内涵,进而总结了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定位、模式选择及推进模式,最后提出了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陕北地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两大目标,二者长期难以协调,影响到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该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互动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结合陕北地区延安市西北部吴起县的生态建设模式,从互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陕北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